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情债朱大丫去镇上找四叔 > 第111章 君心难测

第111章 君心难测

  

在汤和说完之后,殿内一片寂静!


朱元璋神色如常,一脸淡然的看着汤和,让人摸不透其内心的想法。


唉!


片刻之后,汤和不由的内心暗自叹息一声,君心难测!


随着皇上登基之后,心思越来越难以猜测,威势越来越重。不再是以前那位,可以和自己等人坐在一起喝酒吃肉的袍泽兄弟了!


想着,汤和抱拳,一脸郑重道:“回皇上,想要一个月锻造出两万钢刀,一万长枪,只能另寻他法!”


“嗯?”


朱元璋神情微变,问道,“汤和,我堂堂大明的军器局,在锻造钢铁之事上,都有些见绌,难道在大明内,还能哪一家炼铁厂比军器局还要厉害?”


汤和微微一笑,十分自信道:“皇上,在应天城内,便有一家!”


“应天城……”


朱元璋一愣,随即便是想到什么,身躯微微向前倾斜,满脸感兴趣的问道:“汤和,你所说的可是子安在外城的那家工厂?” 记住网址www.mianfeizhuishu.com


“回皇上,正是!”


汤和连忙抱拳回道。


“子安那家工厂,咱也知道,还去过多次。虽然工厂不小,但能锻造钢铁的仅仅只有一个小作坊!你有凭据,子安那工厂,真能在此事上,帮上忙?”


朱元璋的疑虑,并不没有道理。


在工厂开始生产之后,朱元璋好奇之下,又去过几次。


对于工厂内部的小作坊,也都有些了解。


尤其是那个锻造钢铁的小作坊,仅仅只是占有工厂的四分之一。那么小的面积,也仅仅只是能生产一些钢筋钢架之类的小物件。


至于生产锻造军器,还是小了些!


甚至,那间钢铁作坊,每日能生产出多少钢筋,朱元璋都了解的清清楚楚。要不然,也不会这么放心的让那间作坊,在外城这么一直的生产。


“回皇上,要是在大明朝境内,还有哪家工厂能帮助生产钢铁的,便是只有子安那家小作坊!”


汤和一脸自信,“在监管军器局这些天,臣在闲暇之余,也是将应天城周围,各大作坊都巡查了一边。


子安那间作坊,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在锻造钢铁这一块,技艺十分成熟。最重要的是,那间作坊内的熔炼炉,一炉子熔炼出来的钢铁,比军器局内的熔炼炉,还要多些。


甚至,有时候,出炉的钢铁质量还比军器局的要好些!”


“嗯?”


这下,朱元璋还真有些惊奇。


“此言确真?”


“回皇上,千真万确!臣已经去过那间作坊多次,并观察了好久!子安那间作坊,每日只需开炉一次,便可以生产出一千多斤的钢铁,可以轻松供应一天的钢筋用量,甚至还有富余。而军器局的熔炼炉,每次开炉,才能生产七百多斤钢铁!!”


说到此处,汤和的脸上不由的流露出一丝感慨。


“而且,军器局的钢铁锻炼之法,还是子安教予。臣认为,在应天城,甚至大明朝内,没有谁会比子安更加了解,钢铁锻造之法!”


“如此,此事便是交由你来办!”


朱元璋沉吟片刻,便是说道。


“皇上!”


汤和脸色一怔,讪讪道:“此事,臣还真是办不了!”


“为何?”


朱元璋定定的看向汤和。


“皇上,按照子安的性子,军器这么敏感的东西,他绝不会掺和其中。而且,此事还是由臣去说,更是绝无答应的可能!”


汤和连忙解释道。


“嗯,子安的性子,还真是如此。”


听罢,朱元璋不由深以为然的点头,称是。


“正好,咱也好久没见子安了!今儿,就出一此宫吧!”


“皇上圣明!”


汤和连忙拱手行礼。


至于,皇上昨日刚刚出宫面见子安的事情,汤和便是当做不知!


……


应天城。


玻璃大棚内。


这次,汤鼎学聪明了!


大早上出来之时,便是让府上下人,驾着一辆马车,早早的侯在大棚不远处。


因此,在汤鼎提着半篮子蔬菜出来之后,便可以直接将蔬菜,放进马车内。


几人正要回去之时,想到什么,朱标脸色微变。


“二哥,汤鼎,稍待片刻,本宫还得再摘两篮子蔬菜!”


说着,朱标便是让万喜,从一旁再次拿来俩个菜篮子。


随后,与万喜俩人,一人提着一个菜篮子,匆匆冲进大棚内,开始摘菜。


并且,每一个菜篮子,放入的蔬菜,都是一样的数量与大小。


“嗯?殿下,这是要?……”


朱子安跟在后面,定定的看着朱标这一些列迷之操作,有些不解道。


“说来惭愧!”


朱标一边快速摘着蔬菜,一边不好意思说道:“二哥,咱在高兴之余,都忘了,还有两家,也需要送一些蔬菜过去!”


“俩家?”


朱子安一愣,有些不解,在应天城竟然还有哪俩家,需要让堂堂一太子,亲自为之摘菜,并送去?


“二哥,是恩亲侯府上,与老师府上!”


朱标一脸不好意思的解释道。


“恩亲侯?”


朱子安有些疑惑,朱标所谓的老师,便是那位硬闯进自己房门的臭脾气宋濂老先生了。但是恩亲侯?朱子安却是发现,自己的记忆中,没有这么一位侯爷!


“二哥,恩亲侯,便是驸马都尉。”


朱标解释道。


“那位姑父?”


朱子安微微一愣,便是明白了过来。


在之前,朱标倒是给朱子安讲过一些老朱家的亲属关系。


不过,这个年代,老朱家便是没几个关心亲近的亲属。而大部分的亲属,还都是在皇宫内。甚至于之前,那位大哥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在其郁郁而死之后,也被收养在宫内。


现在,在宫外,只有那位姑父李贞与大表哥李文忠一家!


而那位姑父李贞,在皇上登基之初,便是拜驸马都尉、镇国上将军,并封为恩亲侯。


不过,这个时代,一个人的官职太多,朱子安嫌麻烦,一向记一个人的官称,只是记前一个。


只记得,那位姑父为驸马都尉府。至于后俩个牛逼的称谓,则是早给抛在脑后!


是以,在朱标说完之后,朱子安便是明白了过来!


这俩位,均是太子朱标的长辈,太子如此之做,旁人还真无话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