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其他小说 > 东厂观察笔记 她与灯 > 第 168 章 我和杨婉的现代日常(春节篇)

第 168 章 我和杨婉的现代日常(春节篇)

  

四川的冬天对我来说,其实是不太好过的。


天虽然不下雪,但却非常的冷。


临近过年,雨水反而开始多起来,过道上来来往往的人们踩进踩出,脚底都沾着水,保洁的人不断地打水来拖,整个走道随时都湿漉漉的。


我一直是个特别怕冷的人,习惯了北京的暖气,突然要在四川过冬,心里还是有些担心的。


医院里的病房虽然有空调,但由于不是大医院,走廊里并没有安装中央空调。


按照医院的惯例,住在走廊上的病人,都要动了手术以后才能挪到病房里去,而我的腿由于消炎消得不太好,因此还要在走廊上再住两晚上。


杨临当天晚上去留观病室里睡了。


但杨婉没有走,一直忙进忙出地帮我们跑各种住院的手续。


我趁着她出去买饭,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


我家是一个大家族,爸妈又喜欢撑场子,几乎每年过年,都要把亲戚们聚过来。


今日虽然才到腊月二十八,但家里气氛已经很热闹了。


我妈接起电话的第一句就是吼我爸:“老邓,你叫五姨她们小声些,儿子打电话回来了。”


说完语气立刻变得温柔起来,“儿子啊,你工作还没忙完啊。家里人都等着你回来呢,你二舅舅要给你介绍一个女朋友,留学回来的,妈今天看到了,人长得可好了……”


我没接这个话,只说道:“工作差不多做完了,但是我不小心把腿摔断了。”


“什么!”


我妈的声音陡然提高,我迫不得已将手机拿得远了一些。


“没有大问……”


“还没有问题呢!你人在哪儿?我跟你爸现在就过来。”


我坐在病床上笑了一声,“你们走了,家里那么多长辈怎么办。”


“这……”


我看着安静的走廊,抬起扎着留置针的手,拿起床头的保温杯喝了一口水。


“算了妈,你们过来也帮不上什么忙,我在这边请了护工,等我可以出院,再请这边合作单位的同事,把我送回来就是了。”


我妈有些担忧的问道:“合作单位的人靠谱吗?”


“怎么不靠谱,你放心吧。”


我妈有些不甘心的“哦”了一声,接着问道:“那你需要做手术吗?你爸在成都还是有几个朋友的,要不要请他们帮帮忙,过来照看照看你。”


“不用,大过年的,你让人家来医院里看我也不好。”


“也是……”


我妈有些无奈,“你什么时候做手术?”


“还在消炎,医生说看消炎的情况来定时间,也许后天能做。”


我妈叹了一口气,“你也真是的,这个脚啊,从小就爱受伤。”


正说着,杨婉拎着两碗抄手走过来,见我在打电话,就搬了一个凳子坐在我的床头,把抄手端出来晾着。我有点紧张,忙随口跟我妈说了一句:“妈……那就先这样吧,我明天再跟你联系。”


说完赶紧挂掉了电话。


杨婉把勺子从自己的包里取了出来,拿开水来烫泡消毒,一面问我:“是阿姨吗?”


我下意识地将手握在膝上,点头应道:“是。”


杨婉起身将烫勺子的水倒掉,转身道:“阿姨肯定很气我们吧,过年让你出车祸,搞得你不能回家团年。”


我低着头道:“没事,我其实也不太想回去。”


杨婉点了点头,却没有往下问,将勺子递给我,又看了一眼我挂着吊瓶的右手,突然有些犹豫。


我抬头见她迟疑,忙道:“我惯用左手,没事的。”


杨婉这才松了眉,“那就好。现在马上要过年了,护工不好请,最早也要到明天下午才能来照顾你,你要不就将就将就我,上厕所什么的我请男护士来帮你忙,输液买饭什么的就我来。”


我问杨婉道:“你不回去过年吗?”


杨婉端起抄手递给我:“我近,随时都可以回去,而且……我其实也不太想回去过年。家里太多了,一说起来我来就没完没了,我应付不过来。”


“能冒昧的问一下,您的年纪了吗?”


杨婉笑了笑,“三十了,你懂的。”


她说着,又把自己坐着的凳子往前挪了挪,“趁热吃,我给你端着。”


我试着动了动挂着水的那只手,“我自己可以端。”


“算了吧,一会儿搞回血了不好。”


她说完,把两只胳膊肘抵在膝上撑着,“我哥刚跟我说,你人真的是挺好的,没为难他不说,还什么要求都不提。”


我舀起一只抄手,咬了一口。


葱花的香气特别浓,汤汁也很鲜。


杨婉笑着问我,“还可以吧,护士跟我说这一家很有名。”


我点了点头,“嗯,好吃。”


“那我明天早上去买他们家的牛肉面给你吃,嗯……你是北方人,应该不能吃辣吧。”


“我吃辣。”


“哈?真的啊。”


“真的。”


我为什么会吃辣呢。


其实是刻意学的。


我记得,在大明的时候,杨婉一直很馋辣椒。可惜我和宋云轻他们都不敢吃。


有一回她在家里自己捣鼓了一个什么四川火锅,汤汁上飘着满满的红油,拿火炉子吊上,跟其他的锅子一样用来汆肉吃。陈桦吃了一口就忙不迭去喝水了,我也跟着试了试,结果直接被辣出了泪。


杨婉……好像挺失望的,但也不好说什么。


把锅子收了重新做饭,但半夜里却又偷偷爬起来,自己一个人蹲到院子里,烧了炉子,坐在炉边烫剩下的菜吃。


我起来去看她,看见她吃得满头大汗,但却很开心。


从那时起,我就在想,要是我再年轻一点,我肯定去学着吃辣,这样就可以陪着我的婉婉大汗淋淋吃火锅,不让她一个人孤零零的。


于是,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尝试学着吃辣。


北京菜大多不放辣椒豆瓣这些佐料,但只要饭桌上有,我就偷偷挑来吃,起先辣得流眼泪,连家里人都说怪得很。我妈常在亲戚面前说,“这小子上辈子肯定是个四川女婿,不能吃辣,还非要吃。”


天知道呢。


这是上辈子的遗憾啊。


“北京人能吃辣,这真不容易。”


杨婉坐着我面前感慨,“不过还是算了,你在消炎,吃清淡点吧。”


“是。”


我习惯性地答应她。“我以后再吃。”


杨婉一下子笑了出来,险些没端住碗。


我有些无措,以为自己说错话了。


“对不起……我……”


杨婉端稳碗,对我道:“你一定没骂过人吧。”


我点头“嗯”了一声。


杨婉示意继续吃,歪着头笑道:“我哥运气真好,遇到是你这一样伤者,你越是这样,我反而越不好意思,不知道怎么才能补偿你。”


是我来补偿你啊,婉婉。


“快吃吧,都要冷了。”


“哦好。”


我怕她举得累了,于是快速地将那碗抄手全部吃了下去。


杨婉起身去洗碗,又顺手帮我把垃圾扔掉了,回来的时候,她手里多了一杯热红茶,站在护士站前,问护士要弹簧床。


护士问她,“你守几号床的病人啊。”


杨婉看了看我,又看了看落下的留观病房,跟护士说道:“我可能两边都要跑一下,床就放十三号病床的旁边吧,哎,也就困了眯一会儿,估计也不会睡。”


护士说:“行。”


于是拿了一张床给她,又叮嘱她注意财务。


杨婉一手提着床,一手端着茶,笑着朝我走来。


前面病床的一个阿姨笑着问我道:“你老婆啊。”


我几乎下意识地“嗯”了一声,阿姨笑着对陪床的男人说道:“年轻就是好对吧,你看人小两口多恩爱。”


我忙对杨婉道:“我……我不是那个意思。”


杨婉将红茶递给我,一边撑开床道:“那你‘嗯’什么。”


我赶紧转头去跟隔壁的阿姨解释,“那个,我们不是夫妻。”


阿姨明显失望,“啊”了一声道:“不是夫妻啊,那就是在谈朋友。”


“不是……没谈。”


我这个人一紧张,耳朵就会红,说话也会有点不利索。


杨婉见我尴尬,索性上前道:“阿姨,我哥骑车撞到他了,我是过来帮我哥陪护的。”


阿姨听了笑得一脸慈祥,“哦,原来是这样啊。可我看着,你们两个竟配得很,小伙子,结婚了吗?”


“没……”


阿姨看着杨婉“啧”了一声。


“那追啊。”


追,我肯定追!


可是……怎么追啊。


我坐在病床上朝杨婉看去,她也在弹簧床上盘腿坐了下来,从自己包里掏出平板电脑,撑着下巴开始钻研。


我忍不住问道:“你在看什么?”


“哦。”


杨婉将平板立起来,“一些专业上资料。你是不是很无聊,你要无聊我就不看了,陪你聊天。”


我摇了摇头,“听你哥哥说,你是学历史的。”


“对。不过我现在做得课题很小,是研究一个人的。”


“谁呢。”


“嗯……”


她似乎有些不大愿意说,放下平板抓了抓头,“这个人呢,名字跟你一样,叫邓瑛,他是明朝前期的一个怎么讲呢……嗯……内廷的官员。”


我接道:“就是太监对吧。”


“嗯……对。你别介意啊。”


我笑着摇了摇头,“我不介意。可以问一问,你为什么选择他做课题吗?”


杨婉抱着胳膊道:“我也不知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人的名字的时候,我心里就莫名其妙地有些痛。好像这个人想跟我说话似的,但是他已经张不开口了。所以我开始尝试着去了解他,继而去研究他的生平,还有他的经历。慢慢地,我发现他好像和历史上记载的不一样。”


她说完,抬头望向我,“其实我学历史的,必须占有尽可能多的原始史料,但也只能立足于史料,尽力还原事件的过程。如果要还原一个人,则太难了。他的性格怎么样,脾气如何,有没有喜欢过谁,或者恨过谁,这些都只有亡故之人自己知道。”


我点了点头,表示我认可她说的。


“有点无聊吧,你肯定不是文科生。”


“你怎么知道。”


“从你的说话方式猜的。嗯……能问问,你是做什么的。”


“建筑。”


“啊?”


杨婉怔了怔,随即跪坐起来,“你也搞建筑?”


我“嗯”了一声。


杨婉的手在膝盖上一拍,笑道:“还真是巧啊。”


当然巧。


因为我就是那个张不开口的人啊。


而且我不光张不开口,我还不会说话,我眼看着她就在我眼前,我却不知道,怎么去和她更进一步地交流。


这样一想,当年在南海子里杨婉,真的比我要自如。


虽然她总说,那个时候的她还不喜欢我,只是一个文化女流氓,可是,来自六百年后的她,对我真的保持住了最合适的距离。可是现在的我,却生怕我自己越过界,会在她面前变成一个“流氓”。


好在,快要过节了。


虽然是在医院,但到处很热闹,来看望病人的家属带来了很多花和吃的。


杨婉在五楼和一楼之间跑上跑下的,也学着其他家属的样子,把花和零食往我床头堆。


我的手术安排在了初一。


大年三十这一天要禁食,下午六点备了皮,就连水都不能喝了。


晚上不用输液,照顾我的护工说,他想回家去吃个年夜饭,我坐在床上看书,想着吃顿饭的时间也不长,就让她去了。


快八点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外面开始放焰火,温柔的夜空被一阵一阵地点亮。


病房里电视都转到了中央台,这一年的春晚如期开始。


我放下书朝窗外看去。


万家灯火,四下热闹。


她曾向我提起的中国,如今就在我眼前。何其有幸,与杨婉同在此盛世。


“嘿!”


我吓了一跳。


杨婉提着一袋子零食站在我面前。


“你怎么来了。”


杨婉把零食袋子放下,拿出自己的平板,打开央视直播。


“我在家吃了饭,想起你一个人呆着肯定无聊,就把平板带过来,给你看春晚。来,还有零食,都给你吃。”


我笑了笑,“我明天要做手术,今天禁食了。”


“哦,不好意思我忘了。”


她原本要拆薯片的包装,听我这么说,又把薯片放了回去。


“那我也不吃了。”


我拿起那包薯片递给他,“没事,你吃吧。”


她这才笑着拆开包装,搬出护工的板凳,在我床前坐下,“我跟你说,市里是不能放焰火的,但是这边管得不严,所以我带了几根仙女棒过来,等过了十二点,找个地方偷偷放,好许愿。”


我问杨婉,她有什么愿望。


她看着春晚的画面,笑着说道:“祝你早日康复,也祝你我明年得遇良人,然后带回去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