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都市小说 > 把人搞的什么飞扬 > 27、插秧
  

刘垚的二伯家,在清河乡这里。他们家怎么说呢,小日子过得还不错。


毕竟在乡里面,再加上这边田多。如果不是刘大力有一门泥瓦匠的手艺,他们家的日子还真的比不上这个二伯家里。


这个秧苗的培育这个工作,并不是家家户户都弄的。


没办法,实在是比较麻烦,所以一般都是某一家特意多培育一些。


到了种植的季节,其余人到他们家去购买。


也不贵,一般就是几块钱就搞定了。当然了,种子需要你自己提供。


一亩田的话,按照这边的规格,一把秧苗是一百三十根苗左右,一亩田需要差不多七十把秧苗。


这个玩意儿,种植了这么多年的水田,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已经摸清楚了。


刘垚家的水田,也就一亩田的样子。所以,需要的也不是很多,两口子过来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大清早的,刘垚骑着自行车,快速的行驶在通往乡里面的道路上。


高军的自行车,今天终于歇了一口气,没有被刘垚这个瓜皮借过来。 记住网址www.mianfeizhuishu.com


对此,自行车很想说一声谢谢。


后座上,李秋月背着一个背篓,紧紧的搂着刘垚的腰。


没有多久,两口子就来到了乡里二伯家里。过来的时候,他们家已经来了不少人了。


都是过来买秧苗的,因为他们家培育的不少。


“二伯我来了。”


闻言,一个脸色黝黑,四方脸带着眼镜的中年男人转过头来。


看到是刘垚过来了,此人立马脸上笑开了花。


这就是刘垚二爷爷家的二伯,名字叫做刘大发。


“三土来了啊,就在等你了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刘垚停下自行车,两口子走了下来。


“秋月喊人,这是二伯。”


“二伯您好,我是三土媳妇儿。”


刘大发哈哈大笑,然后急忙打开了门。


“秋月好,侄儿媳妇儿好。快点进来,吃了饭没得?


我让你们伯娘,给你们做点早饭吃?”


刘垚急忙摇摇头,顺便拿出了一包刚刚路过时候在元瘸子家买的香烟递过去。


“我们吃了饭过来的,这个您就莫去麻烦伯娘了。”


寒暄了几句,很快就进入了正题。


“三土,你们的我们已经弄好了。莫去地里面看,今天一大早起来就把你们屋头的给弄好了装起来了。”


刘大发悄悄低声的说了一句,然后拉了拉刘垚。


意思很明白,好的秧苗都已经提前弄出来了。地里面的东西,不算很好了。


好吧,这就是走后门啊?


嘿嘿,我刘某人喜欢。


刘垚秒懂,点点头然后拉着李秋月走到里面的屋子里。


果不其然,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这里面放着的,都是一些长相好的秧苗。


“二伯,多谢您老人家了,看来今天早上这包烟我没有白买。”


“哈哈哈,你个背时猴儿,放心好了不得让你白买。快点装起来,然后拉着走吧。”


两口子也明白,这事儿不能让外面的人晓得。所以,拿出两个那种大口袋,装的满满当当的。


随后,直接绑在了自行车的后面。并且,背篓里面还装了半背篓。


半个小时不到,就全部搞完了。


“二伯,伯娘,那我和秋月就回去了哈。”


门口,刘大发两口子额点点头,示意他们两个快点走,免得后面去的人看到了。


“秋月,今天你就要辛苦一下了。我要推车,所以背篓你就……”


李秋月却根本不等刘垚说完话,直接蹲在台阶下,一个用力就把这半背篓的秧苗背起来。背起来以后,还抖了两下。


“走吧三土,这点东西不算啥子。”


见此,刘垚也不啰嗦了,直接推着自行车就离开了。


这还能说什么呢?


车上这么重,人肯定不能骑着上去的,不然会把车子压坏的。


来的时候有多么的舒服,回家的时候就有多么的受罪。


真的,这么多东西,推回去真的好累。


李秋月却没什么感觉,背着背篓偶尔上坡的时候,还在后面帮忙推自行车。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


“老汉儿,我们回来了。”


刘大力正在外面鸡圈的门口蹲着的,他一直在这里看着这群鸡仔。


如今农村,小偷小摸的人可还有的。如果不看着,只怕会被人偷了去。


“回来了啊?我已经把饭煮好了,想着等你们两口子回来了炒菜的。”


李秋月放下背篓,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随后,打开了水管的塞子开始洗手。


“老汉儿,炒菜的事情我来。您和三土等一会儿,很快就搞好。


吃了饭以后,下午我们就开始去插秧吧,早点搞完比较好。”


李秋月说完,直接就去了厨房,系好围裙接着就开始在灶台上忙碌起来。


“三土,你娃儿找到秋月,那真的是黄长梦捡钱,愣是遇到好事了。”


“我的个老汉儿,您这句话的意思我相信,可是您能不能莫说这个口水话了?”


“我想说就说,要你管啊?去去去,看你的鸡仔儿去。”


得了,好吧这老真的就是一个口水话天才啊。


半个小时左右,饭菜就端上了桌。


一天三口人,急忙迟早了饭,然后刘大力去借了一个背篓回来,一人一个背篓背着就从门口的一条小路去下面峡谷的地方插秧。


整个刘家七队的所有的水田,都在前面这个峡谷这里。


因为只有这个地方,适合当水田。


因为这里,有一条河流。所以,整个队上的人的水田,全部集中在这个地方。


刘垚家里有两块水田,这是当年队上分下来的。


位于峡谷最上方的位置,也是好地段。


这个嘛,也要好在当年公社社长,和大队上有人才分到了这两个地方。


两块水田加起来,差不多就是一亩田的样子。这里,也是一家人一年到头大米的来源。


按照如今的粮食产量,这一亩地大概能有个一千零几十斤的样子,每年都是差不多这个样子。


一千斤的话,一家人吃肯定是够的。以前每年,刘垚他们家还要卖一些出去。


水田在刘垚结婚之前,刘大力就找人给整理出来的。


如今,说句实话整个村所有人家,整水田都需要牛犁。


刘垚他们家这两块田,当初整出来花了五十块钱两天的时间。


并且,还供应了人家每天三顿饭和牛要吃的东西。


别人家的话还是三十一天哦。也就刘大力他们家只收了二十五。


“从下面那块田开始吧,小心点不要碰到水蛇了。


秋月,要不你回去吧,这个交给我和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