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其他小说 > 平安如意步步高下联是什么 > 146 玄清
  

“得好好给你想个名字……叫什么好呢?


徐氏爱不释手地抱着猫儿在房中走了一会儿,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不对啊……


除了那张天生叫人赏心悦目的脸之外,阿渊何时竟这般懂得讨人欢心了?


徐氏认真想了一会儿,愈发觉得这般细腻的心思,断不像是儿子能够想得出来的主意。


她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了一张精致的面庞。


——难道是那日她在清风楼里见到的那位穿男装的姑娘?


可那位姑娘,又是如何得知她会喜欢猫儿的?


这个秘密,满京城里可只有她的奶娘一个人知道而已。


故而若说对方刻意打听了她的喜好,是根本讲不通的。


那便只剩下一个可能了——


这姑娘与她心有灵犀呀。


还真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啊。


好则好矣,可这般好,都叫她心中忍不住要生出些担忧了。


毕竟日后的路,还说不好……


徐氏压下那些心事,拿手指挠了挠小猫咪的脖子,越看越觉得喜欢。


……


翌日。


天色不过初放亮,城门处却已是人来人往,极为热闹。


这个时辰,出城的人极少,大多是赶着进城的百姓和小贩。


此时,一名道人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当中,他肩上挎着一只包袱,手持一把拂尘,显然是要出城去。


“道长且慢!”


一道声音忽然传来,道人驻足,平静地回过头去。


只见一辆马车中下来了一位面白无须的中年男人,正朝着他走来。


“不知阁下有何事?”道人问。


中年男人声音偏细,此时笑着向道人施了一礼,道:“我家主子想请道长见面一叙。”


道人眉心微动。


而后掐了掐手指。


倒也不是不能直接开口问对方主人的身份,只是那样哪有自己掐算显得高深莫测?


更何况,这还用问?


等了几日都没等到动静,他本还以为自己白忙活一场了。


但转念一想,保住命就不错了,反正吴世孙答应了会养他的。


可他竟还是赌赢了……


吴世孙的话果然靠谱!


道人强压下内心的翻涌,片刻后,朝着对方微一点头,道:“那就有劳带路了。”


对方眼中极快地闪过一丝讶然。


问也不问一句……这道人难道真的掐算出什么来了?


可若当真算出来了,又岂会这般平静?


“道长请上车吧。”中年男人对着不远处的马车的方向,向道人做了个“请”的手势。


道人干脆地随他一同上了马车,一路上不曾开口问过任何。


甚至直到马车在内宫外停下,道人下了车,待看清了自己身处何处之后,面上依旧不见丝毫神色变动。


中年男人在心底叹了一声。


高人不愧是高人。


道人被带去了御书房,一路只是目不斜视地走着,而不曾左顾右看打量过任何。


“道长请进吧。”守在御书房外的李吉迎了上来,边将人往御书房中带,边笑着道:“咱家可是同道长有过一面之缘的,不知道长可有印象了?”


“自是记得的。”面对这位太监总管,道人语气平静,没有惶恐,更无借机讨好结交之意。


“陛下这会子还没下早朝,有劳道长先在此稍等等了。”李吉客气地道。


道人点了头。


“道长请坐。”


李吉命人上了茶,在一旁同道人说了会儿话。


道人只是答着,而并不主动攀谈,也不曾探问此次请他入宫的缘由。


李吉看在眼中,心里有着猜测。


这般模样,若非是极能沉得住气,那便是当真不将身外俗物放在眼中了。


而无论究竟是哪一种,可见都是个不简单的。


如此等了约近半个时辰,御书房外方才响起了太监的高唱声。


“皇上驾到——”


一干太监宫女连忙行礼,道人听得动静,遂也起了身。


庆明帝走了进来。


“贫道参见皇上。”


道人作势要行跪礼,却被庆明帝伸手拦住。


“大师不必多礼。”


对待真正有用的能人,他一向很乐意给予优待。


而之所以迟了几日才将人请入宫中——决心要用的人,当然要查清楚所有的底细才能放心。


这道人是宁阳人士。


提到宁阳,自然就想到了吴家。


但正因此,他从一开始反而就不曾想过此人出现在京城,会是吴家的手笔。


吴家做事向来谨慎,绝不会这般明目张胆的行事。


而结果也正如他所猜测的那样,此人虽是宁阳人士,但与吴家并无牵连。唯一的一次交集,是因此人想要自荐,却被向来清高的吴家人拒之门外。


现下想来,庆明帝不禁有些庆幸。


如此高人,甚至可预测出奉天殿之事,若当真为吴家人所用,麻烦只会更多。


“大师先前的事迹,朕已有耳闻。大师当日独身入夏府,言明邪祟之事,可谓心怀大义,令朕十分钦佩。”


庆明帝道:“眼下恰值玄清殿初建成,朕亦在广纳天下能人异士,不知大师可愿入玄清殿,替朕分忧?”


道人闻言,神态愈发肃然。


“陛下乃难得一见的仁君,若能替陛下分忧,实乃贫道的造化。”


用最正直的模样,说最谄媚的话,这一点他向来擅长。


且吴世孙说了,这位陛下最喜别人夸赞他是一位仁君。


果然,庆明帝听得此言,眼中笑意更浓了几分。


……


转日,早朝之上,庆明帝命人宣了一道封玄清道长为国师的圣谕。


道人自称无法号,玄清二字,是昨日庆明帝所赐,正有使其入玄清殿主事之意。


看着那立在御阶之上的道人,百官神色各异。


“陛下……”


御史宋典站了出来,正色道:“此人不知是何身份来历,又究竟有何才能本领?陛下贸然封其为国师,不知是否有些心急?如今民间方士横行,不乏故弄玄虚蛊惑世人者,还望陛下能够三思。”


虽说玄清殿纳方士已成定局,且国师只是个头衔而已,于百官之中并无实际品阶。但皇上此举,俨然是十分信任此人,既是陛下近身者,那便需再三慎重待之。


有几位官员出言附和。


夏廷贞半垂着眼,掩去眼底波动。


如此大事,陛下竟一反常态未曾同他商议,甚至半字都没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