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其他小说 > 柯学验尸官学 > 第115章 屎里淘金

第115章 屎里淘金

  

(注意刚吃过饭的这章也可以跳过)


蛆。


这个字可以说是象形字特色的杰出代表。


表意的“虫”字旁,表形的“且”字边,加在一起,让人只是看到字,脑子里就能想到一条蠕动着的,身带环节的,长长虫子。


毛利兰或许没办法从汉字上联想到蛆的模样,但她现在站在一具开膛破肚的尸体旁边,嗅着那炭化组织和内脏器官的刺鼻味道


在这样脏污恶臭的环境中,视觉嗅觉和想象力产生了奇妙的通感反应。


所以,她更能身临其境地想象到那恐怖的画面。


“蛆、蛆”


“人的肛唔“


作为可爱的美少女,她现在还有点不好意思直接说出这样不雅的字眼:


“那个地方,难、难道还会长蛆吗?!”


说这话时,毛利小姐脸色发白、语无伦次。


她只觉得尾巴骨附近一阵发凉,无形之中,好像真有小虫子在钻来钻去。


“活人当然不会了!”


林新一有些好笑地摇了摇头。


毛利兰才稍稍放下心来,就听到林新一给出一个让人听着更加头皮发麻的科普:


“活人要长也只会长蛔虫、线虫、钩虫、绦虫、肝吸虫什么的不会有蛆的。”


“说起来,人体寄生虫也是法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分忻人体寄生虫感染的地理分布和人群分布特点,可以帮助刻画被害人的生存环境、空间、职业、医疗经历等等。”


“既然你要当法医,以后说不定也会碰上有寄生虫的尸体。”


“别怕——能在尸体里找到虫子,对我们来说绝对是好事。”


毛利兰:“”


林新一再次成功地试探到了她的心理承受极限。


对女孩子讲,虫子,大概是比尸体还要难以接受的东西了。


而林新一现在完没注意到这位学生的反感,只是继续投入地讲解道:


“当然,和寄生虫相比,嗜尸昆虫对我们法医的帮助更大。”


“死后晚期的尸体很难准确判断死亡时间,昆虫便是帮助我们推测死亡时间的最大助力。”


“比如说,最常见的苍蝇和蛆——”


“根据研究,在最近几天这种天气较热的夏季,对‘食物’敏锐的苍蝇在10分钟左右就能赶到尸体。”


“1小时左右产卵,10~20小时,尸体上出现蝇蛆。”


“如果是以最近这种高于30度的气温,孵化时间还可以缩短到8~14小时。”


“此后,蝇蛆平均每天生长02~03厘米,4~5天成熟,体长大约12厘米。”


“所以,我们只要能从尸体上找到蝇蛆,再测量蛆虫的长度,就能通过蛆虫生长状况,来推测出尸体的死亡时间了!”


林新一这样认真地讲解起利用法医昆虫学推测死亡时间的基本知识。


说着,他还特意对毛利兰问了一句:


“群马县乡下农村的夏天,应该苍蝇比较多吧?”


“嗯。”毛利兰点了点头。


林新一这个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外国人”对曰本的地理环境不熟。


但作为土生土长的东京人,毛利兰还是对勉强算在东京城市群范围内的群马县比较熟悉的:


群马县是山区,闻名遐迩的秋名山就在那里。


那里山高林密,受太平洋气候影响,夏季雨多雷频、水汽充沛,乡村地区的苍蝇自然不会少到哪去。


“是群马县的乡下话,这种天气肯定会有不少苍蝇的。”


毛利兰这样回答着林新一的问题,然后,她却又有些犹豫地问道:


“可是,林新一先生”


“即使苍蝇真的到尸体上产卵,而尸体上也长出了蛆经过这种程度的高温炙烤之后,蛆虫恐怕会被烧得灰都不剩吧?”


说着,毛利兰按捺不住地看了一眼那具浑身焦黑的尸体:


那么厚的软组织层都快烧成炭了,难道蛆虫能活下来吗?


“这的确是我最担心的一点。”


“但好消息是,我们还有那么一丝丝的希望。”


林新一并没有被困难阻扰,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精神:


“因为苍蝇这东西,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孔不入’。”


“为了能让幼虫轻松地吃到食物,它们会绕过难啃的皮肤,把卵产在人体的各个孔洞里。”


“眼睛、鼻孔、嘴巴、耳道、肛门,还有额”


“还有那个地方,你懂的。”


意识到是在给女学生讲课,林新一也突然有点不好意思:


“总之,只要有洞的地方,它们就会钻。”


“而这具尸体高温损坏严重,眼睛、鼻孔、嘴巴、耳道,这些靠近体表的产卵地,都已经被高温烧得炭化,恐怕很难找到能保存完整的蛆虫。”


“但是,肛门和直肠就不一样了。”


“那里肉层厚实、隔热性强,就像是叫花鸡外面的泥封。”


“即使外层的泥封被烧硬烧黑了,里面的肉也还是嫩的。”


林新一毫无自觉地说着让毛利兰酸水上涌的比喻,无比投入地给出了结论:


“所以,只要死者的肛门里真的有蛆虫。”


“那些虫子也只会被外层渗入的热力烫死,而不会像体表的皮肤一样,被烧成无法分辨的焦灰。”


“我明白了。”


不用林新一解释,毛利兰都能想象到,接下来,林新一会做什么“粑气外露”、“屎破天惊”的骚操作。


“我现在就去拿防毒面具!”


她就像是听到张辽要来的孙十万,转身就心惊胆战、脸色煞白地跑了。


很快,毛利兰跑到器材间里,取出了防毒面具。


林新一也跟着把口罩换掉,戴上防毒面具——


虽然他其实能忍受得了那气味,但既然有的用,自然得用上。


而且这些十成新的好东西一直放在警视厅吃灰,不用也是浪费。


换好装备,正式开始操作:


“要掏直肠,就先得分离耻骨后腹膜外软组织。”


林新一一边给毛利兰讲解,一边动手剪开膀胱周围腹膜,将膀胱、前列腺和尿道后部一同分开。


再分离直肠后软组织,在肛门直肠连合线上方约2厘米处切断,将直肠、膀胱、前列腺和一同取出。


取这些器官时,画面难以形容,气味更是极其难闻。


即使带着防毒面具,毛利兰也觉得有股刺激的味道在不断地往自己鼻子里钻。


但接下来的操作,味道更加刺鼻。


只见林新一将分离出的直肠放到病理取材台上,沿正中线小心剪开直肠后壁,让里面的肠容物给暴露出来。


直肠本就是屎路一条,打开后的气味可想而之。


面对这令人窒息的粑王色粑气,普通人恐怕早就昏厥了过去。


但林新一却神情淡然,依旧忙碌不停。


他让毛利兰帮着举起放大镜,双手各拿着一把镊子,无比仔细地在肠壁粘膜和那些难以形容的物质之中,翻翻找找、搜搜捡捡。


光是看到这画面,毛利兰就有些支撑不住。


但看到林新一那专注、投入、坚毅的神态,她竟也不知不觉地忘记了反胃和恶心,努力地帮林新一举稳了放大镜,一直坚持了下去。


终于


在一阵艰难的屎里淘金之后,林新一惊喜地翻出了一个比米粒还小的东西:


“找到了!”


“这就是蝇蛆的幼虫!”


林新一的心情很是激动。


这玩意如果出现在餐厅的火锅底料里,当然会让人恶心。


可如果是在尸体里找到,虽然还是恶心,但却绝对是一个能让调查者欢欣鼓舞的喜讯。


“果然,虽然幼虫已经被烫死,但还是留下了‘尸’。”


“让我们测量一下身长03厘米!”


找到蛆虫,测出生长长度,答案便呼之欲出:


“算上孵化时间,死者的死亡时间,至少可以被确认到2天左右!”


“也就是说,在尸体遭遇焚烧、蝇蛆被烫死的周四傍晚,死者就已经死亡了2天。”


“死者的真实死亡时间,至少在周二晚上。”


“而阿部丰离开东京的时间,是在周三早上。”


“毛利小姐,我们成功了——”


历经千辛万苦,林新一终于替死者发出声音,让真相浮出水面:


“阿部丰精心设计的不在场证明,已经彻底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