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朝元是柳家出身,到了邓家,还能担任二房管家,足见柳袂在二房的权势。


正是知晓了柳袂的心思,柳朝元才要借此机会,让邓神秀永世不得翻身。


按他的设想,邓神秀出身威远侯府的消息,肯定是邓神秀自己透出去的。


无非是邓神秀承受不了淮东侯的压力,只能自爆身世,裹一层威远侯府的光环。


这样的遗外子,在各大勋贵之家,也不少见。


似此辈,无不将认祖归宗,当作毕生野望。


一旦成功认祖归宗,便立时身份一变,成了人上人。


这个诱惑有多大,柳朝元门清。


他笃定邓神秀也是作此打算,这才当面喝叱,侮辱刘氏。


他料定,邓神秀只能忍,根本不敢撇清自己和威远侯家的关系。


因为这样做,无异于自绝威远侯府。


偏偏邓神秀就这样干了。


他眼里还有没有威远侯府?还想不想认祖归宗?


“你还真是聒噪。”


邓神秀缓步朝柳朝元行来。


柳朝元昂然道,“大胆,你今日的话,我一定会完完本本传回侯府,你且等着。”


“威远侯府算个叽霸。”


邓神秀行到柳朝元近前,轻轻说了一句。


柳朝元眼珠子险些没从眶里掉出了,紧接着,又听邓神秀朗声道,“弄了半天,你也不过一介家奴,分属贱民。


你先前说了,按大明律,杀一个贱民,赔银二百两。


既然你明码标价,我就不还价了。”


话音方落,邓神秀悍然出手,刺啦一下,一把银亮匕首,划开了柳朝元的喉咙。


呲呲,血线狂冒。


“你,你……”


柳朝元至死也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轰的一声,他倒在了地上,正巧看到七八枚金叶子落在了地上。


“按当世金银比率,应该超过二百两了……”


柳朝元最后的意识,竟是在折算金银价比。


满场一片死寂,滔滔清灵气,疯狂朝邓神秀胸口涌来。


十余息后,一声暴喝,“大胆,大胆,反了,反了……”


周通判快要将惊堂木拍烂,“来人,来人,抓起来,抓起来……”


他歇斯底里了。


邓神秀持拿玉牒在手,涌上前来的数名差役,只能将他围住,不敢妄动。


“苏大人,当街杀人,此獠如此凶顽,你可是亲眼所见,还要悍然回护么?儒门就是这样使用功名的么?”


周通判声音凄厉。


威远侯府的管家,死在他面前,他压力空前。


“老夫看得清楚,柳朝元此人求仁得仁,自己对自己的性命明码标价。邓神秀已经照价赔偿了,我又何必多言。”


邓神秀悍然出手,苏青也着实吓了一跳。


但他既然护犊子了,就决定护到底。


反正要他革除邓神秀的功名,那是万万办不到的。


天下物议在谁那边,场中的百姓已是明证。


柳朝元横死,满场众百姓脸上可都透着解气,这样一个不把他人当人的恶奴,自食其果,有什么好可惜的。


“周通判,银两我已经赔付了,按柳管家的要求,只多不少。


学生不是滥杀之人,但辱及家母,学生怒不可遏,如何品断,大人自决。”


不待周通判发言,人群中的秦清又发言了,“大明律开国典例,杀奴罚银二百,于今据此判案,虽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前例可援。


但辱及人母,子怒杀人,合当世孝道。


何况,亡者以奴仆之身,辱及儒士。咎由自取,按例,罚银二十两,或可因功免罚。”


秦清精于刑名,娓娓道来。


周通判都听懵了,转视刑名师爷,后者缓缓摇头,周通判亦是无奈。


“无论如何,邓神秀杀谢玉乃是事实,不管出于什么动机,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谢塘厉声高喝,依旧躲在周通判身后,干脆不敢现身,声音也在发颤。


他绝没想到,邓神秀竟是如此凶悍,也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头顶上的淮东侯府的招牌,没那么好使。


周通判道,“正是如此,苏提学,即便你不革除他功名,本官亦要将他收监。邓神秀,你还有何话可说?”


邓神秀振衣昂首,“董曰成仁,朱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董子和朱子,是当世儒门共尊的两位圣贤。


邓神秀一番话罢,满场久久无声。


不知谁喊一声“此真儒士也”,满场同声高呼,“此真儒士也!”


呼声震天。


尤其是一干府学学子,被邓神秀的几句话,激动地热血上涌,涌上前来,血脉喷张地嚎叫。


“成仁取义,就在今朝,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谢玉该死,邓神秀无罪。”


“谢玉该死,邓神秀无罪。”


“…………”


周通判面色惨白,谢塘呆若木鸡。


嗖嗖的清灵气,灌得邓神秀恍若醉酒,整个身子几乎要麻痹。


龙颌窍内的灵液已盈出如海伟容,距离驱物三境,仅剩一步之遥。


看戏良久的知府陈鹤,忽地起身,朝周通判行去。


周通判连忙起身让位,陈鹤在主座落定,一拍惊堂木,“谢玉之死,案情清晰,邓神秀乃防卫致死,情有可原,法有可恕。本府宣判,邓神秀无罪开释。”


“你!”


谢塘死死瞪着陈鹤,这老货才收了自己千两黄金,这么快就翻脸了?


周通判气急败坏,奈何人家官大一级,憋得他说不出话来。


“不行,好容易弄出的大场面,不赶着再收割一波,肯定要后悔终身。”


邓神秀已经感觉到震寰珠的热度开始退却了,知道这货将要罢工,立时急了。


便听他急声道,“淮西暴乱,流民千里,前日学生亲见,流民已入我淮东境内。


天下骚然,生民何辜?学生虽贫,变卖家资,得金三十两,愿全部捐出,以供开粥赈济。”


说着,他解下腰囊中的钱袋,将数十枚金叶子,全部倒在了陈鹤身前的条案上。


“邓生高义。”


“轻财仗义,真儒所为。”


“在下愿捐银十两。”


“城北赵家米铺,愿捐上好精米十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