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都市小说 > 匠心匠人 > 043 沉迷
  

“榫卯有明榫暗榫之分。”


桌上的东西全部都被移到一边,只剩下这张方凳。


宋师傅小心翼翼,将凳面木条一一拆开,秦师傅在旁边一边给他打下手,一边给朱甘棠解释。


天色已晚,他们打算今天的判卷就到此为止,剩下的时间全部用在这张木凳上。


“家具做好之后,能在表面看见榫头的叫明榫,不露榫头看不出来的叫暗榫,又叫闷榫或者半榫。暗榫榫头短,卯眼不打穿,外面看不出打孔上榫的痕迹。又要看不出来,又要严丝合缝,这难度可就大了。”


暗榫看不见内部结构,要把它拆开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宋师傅一边琢磨一边拆,还不时跟秦师傅讨论两句。


“龙凤榫。榫头做了点燕尾的样子,这样卡得比较牢。”


宋师傅拆下一条,秦师傅把它拿给朱甘棠看,指着榫头给他解释。


“手艺不错,你看这些细活儿做得都很好。这么小的榫头,做得一点差池也没有,很难得。”


这根木条厚有一寸,宽却只有三分,就是细细长长一条。在这么窄的侧边上开榫凿卯,那活可真不是一般的精细。 记住网址www.mianfeizhuishu.com


但这个考生完成得非常出色,单是让两位师傅都摸不出痕迹就可以看出来。


这边秦师傅刚解释了一句,那边宋师傅就卡壳了。


第一根木条他很容易就


拆下来了,但第二根木条他琢磨了半天,它仍然牢牢固定在凳面上,看不出半点可以拆开来的可能!


“我来试试。”秦师傅意外地说。


但是很明显,他试也不行。捣鼓了一刻钟,他正式宣告失败。


“不行,不破坏结构,没法把它解开。”


“这是什么缘故?”朱甘棠问。


“多半是暗榫上装了暗破头楔,用来加固的。”宋师傅沉吟着说。


“有可能。”秦师傅点头。


他们跳过这根木条,试着拆解下一个连接处。


如果这个地方也跟之前那个一样的话,他们肯定还是拆解不了的,所以他们只是稍微尝试了一下。


结果这个是他们熟悉的一种结构:抄手榫。


看出它的结构之后,他们只用一把小锤子就把它分解了开来。


“果然是抄手榫——咦?”秦师傅先是松了一口气,但语意迅速一个转折,上扬了上去。


“猜错了。”宋师傅摇了摇头。


朱甘棠一直以为自己虽然不会实操,这方面的眼光和眼力是没问题的。但现在听见两人说话,他只能一头雾水地追问:“什么意思?猜错什么了?”


“前面那个破解不了的结构,我们以为是装了破头楔固定,其实不是这样的。”秦师傅苦笑一下说,“他比我们想的更加巧妙,你看这里,他把第二根木条打穿,用一个十字跟第三根木条勾连了起来,形成固定。这样既能够加固,又不至于像破头楔那样,不破坏就无法解开。真的巧妙。”


他连说两声巧妙,是真的对这名不知名考生感到了佩服。


宋师傅也道:“应该猜到。这是徒工试,每榫另有加分。”


秦师傅和朱甘棠一起点头。没错,不给考官看清楚,怎么拿到加分?


有了这样的把握,秦宋两位师傅继续拆解凳面木条,遇到难解的地方就停下来讨论,讨论不清楚就先跳过去拆解下一条。


时间不知不觉已到深夜,两位师傅一直非常专注,完全忘记了现在是在哪里,是什么时候,明天还要干什么。


朱甘棠也不催促,一直在旁边认真看他们做事,听他们讲解,中途还主动站起来,去为两位师傅添了新茶。


木条一共四十一根,最后全部被拆解了开来,一根根地放在了桌案上。


为了防止混乱,宋师傅还给每根木条编了号,额外注明了一下位置。


这时,两位大师同时长吁一口气,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揉了揉自己的脖子,又抹了把额上的汗。


“四十榫,两百分。”宋师傅简短地做出判断。


“凳腿和凳面之间还有燕尾榫,第四十一种,还得再加五分。”秦师傅提醒。


“木凳从形态到结构无懈可击,凳面以木质纹理拼接成山水画,意境深远,堪为上品,可得满分。”朱甘棠补充。


三人相互对视,同时苦笑摇头。


基础分满分一百分,四十一种榫卯,每种五分,一共二百零五分。


光是这个木凳,这个考生就得到了三百零五分的高分。


虽然他们的“卷子”还没有判完,但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不可能再有谁能超得过他,他已经稳拿今天这第一轮考试的第一名了!


“四十一种榫卯,种种不同,这……究竟是哪位大师调教出来的高徒?”秦师傅看着桌上一字排开的凳面木条,内心的震惊仍然残留在心中。


刚才渐渐发现这一点的时候,他们三个人每人都感到了极度的震惊。


那位考生一共用了四十一根同样宽窄的木条拼成了那张木凳,木条之间全用榫卯连接,每一种榫卯全都不同!


看到后面,就连两位老师傅也觉得有些无语——这考生,分明就是在炫技啊!


“真的有这么多种榫卯?”


这一夜让朱甘棠认清了一个事实。


他离内行还差得远,大半都还是个外行人。不过他也不矫情,有问题就问,非常虚心。


“普通木匠会十种榫卯,已经非常老道。高手木匠二十四种到三十六种,就足够撑起一个五级木坊。但是榫卯变化可以说是不计其数,只是各位师傅自有秘传,轻易不对外宣示而已。”秦师傅感慨地说。


“看来这位考生的师傅的确是相当不凡了。不过能在学徒阶段学会这么多东西,这位考生也真是不简单。”朱甘棠说。


“是啊,没想到我们于水县还有这种人才,未来的院试府试,可真是好看了。”秦师傅说。


朱甘棠和宋师傅一起点头。


虽然三场考试才考完了第一场,但他们都丝毫也不怀疑这名考生未来的成绩。


别说通过县试了,这一年的物首,多半也会被他纳入囊中!


夜已深,许问躺在马棚里,双手抱着头,透过棚顶的缝隙仰望着星空,迟迟不能入眠。


没有光污染的天空就是明净,一条银河垂落下来,仿佛把星光注入了他的眼中。


他在回忆今天白天考试的情景。


今天考完之后,吕城问他用了多少种榫,他说他不记得了。


看吕城的眼神他就知道对方以为他在随口敷衍,不过他其实说的是真的,他是真的不记得了。


今天的考试,他进入了一种非常奇妙的状态。


他发现桐木空洞太大,没有整材可用的时候,马上就想到了拼木成面的方法。


结果刚刚开始工作,他就发现这桐木的纹理非常有趣,走向浓淡不一,疏密有致,稍微拼合一下就可以成画。


拼合木条当然除了榫卯没有别的方法,但用什么样的结构、用多少种都是问题,但也不是问题。


连天青说过,榫卯结构全来自于自然,世界有多大,榫卯结构就有多少种。


于是他只教了最简单最基础的几种,其余的全让徒弟们自己去思考。


吕城说的也许没错,连天青也许真的只是在偷懒,但在许问看来,这无疑是一种最好的教学方法。


在今天整个制作木凳的过程中,整个世界都仿佛落入了他的脑中,无数灵感纷至沓来,而他唯一要做的只是区分这些灵感,看它们中的哪些可以应用到手上的工作中而已。


他就像个小孩子,摆弄着手上的玩具,思考着怎么把它拼得更有趣、更另类。


他沉迷于这种感觉。


他从来没在工作中获得过这样的乐趣。


他手中在做的是一张小小的木凳,他心里装着的仿佛是一整个世界!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