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不夜长安城图片 > 013章 名动天下

013章 名动天下

  

程处弼等人来到秦王府,和李承乾一起被李世民安排在一处偏殿读书。


李承乾已经见过了,一个两岁多的小孩。长孙冲最大,大概有十岁左右了。而房遗爱和杜荷都是七八岁的样子。


这就是自己以后的同学了,人虽然不多,可都是大唐顶级勋贵家的孩子。


再想想历史中的几人,李承乾被发配边疆,贬为庶人;房遗爱被赐死;杜荷被斩首;长孙冲被流放岭南。


嗯,结局都不怎么好!这感觉是一帮难兄难弟凑了一个班啊!看来都要靠自己来拯救了。


却没有想到,历史上的难兄难弟,因为程处弼的到来,都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后来李承乾成了乾圣大帝,其它几人也都成了乾圣朝名臣,开创了乾圣盛世,一个真正的盛世。从而名流千古。


五人的桌案上都放着一篇三字经,却没有老师。李世民的说法是三字经是由程处弼所作,就由程处弼来教大家学习。


程处弼无力吐槽,感情让自己来读书是假,来做免费的老师才是真。不过也无可奈何,只好做了这个没有名分的老师。


不过由自己来教,那就不可能只教传统国学了,必须同时教科学才行。等这几人学习了科学,还怕科学不能推广天下吗?这倒是个意外之喜。


在程处弼教四人学习三字经的时候,朝堂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引起了轩然大波。


“启禀父皇,儿臣昨日得到一篇三字经,实在是一篇佳作,请父皇阅览!”李世民说完取出三字经手稿,由宦官呈给李渊。


“额,那朕倒是要好好拜读之!”李渊接过三字经看了起来。


众臣也好奇不已,都伸长了脖子,似乎能这样就能看到李渊手里的三字经一样。


倒也不怪一众大臣,李世民这些年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房杜等人虽谋略无双,在儒学方面去没有过多钻研,这些年也没有什么名篇问世。


像李纲,孔颖达等当世大儒又都效力于太子李建成,与秦王相交不深。那么秦王能从哪里的到佳作呢?


李建成也对所谓的佳作嗤之以鼻。要说沙场征伐我的确不如你,但要说写文章你就是自取其辱了。


难道你天策府那群粗鄙莽夫还能写文章不成?不知道当他知道三字经就是他眼中的粗鄙莽夫的儿子所作时会有何感想。


“好,好文章啊!不知道这是哪位大贤所作啊?”李渊不知道李建成和众臣的心思,一边称赞,一边问道。说着便让宦官将手稿传给大臣观看。


众人一一传阅。李纲看过之后说到“是啊,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这等大贤应该请其出仕为朝廷效力,匡扶天下才是啊!”


众臣看过之后都如获甘霖,纷纷感叹此等大贤没能出仕实在是大唐的遗憾。当然一众武将除外。都是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人,因此很识相的没有去看,只要做个吃瓜群众就好了。


“启禀父皇,这三字经乃是宿国公家三郎所作。如今还不到两岁,因此出仕恐怕还得过几年再说。”李世民回答道。


李世民立马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到两岁怕是还没启蒙吧?就能写出如此佳作,怕是孔圣重生都不行。你当大家都是傻子不成?


“额,世上竟有如此神童?”李渊也是被震的不轻。


“父皇,程三郎聪慧异常,倒的确当的起神童之称!”


“好啊,此乃我大唐之幸!宿国公,过几日中秋宴带令郎一起赴宴吧,朕也好看看我大唐的神童!”


“臣遵旨!犬子当不得陛下如此称赞,只不过我老程家诗书传家,得了些遗传罢了!”程咬金赶紧出班领旨。


李渊闻言只得以手抚额,众臣也是纷纷往后退,远离程咬金来表示自己不认识这个不要脸的程胖子。


只有天策府的一干官员与有荣焉,纷纷祝贺程咬金生了个好儿子。


朝会过后,三字经便如同旋风一般刮过长安的大街小巷。不说长安城的各家私塾,书院,甚至连太学和国子监都在教授三字经。


单??就长安城的各个酒馆,茶肆里谈论三字经的声音就没有断过。甚至一些读书人到青楼寻欢作乐的时候也要背上几句。仿佛不如此不能证明自己是读书人一样。


随后便以极快的速度向着长安周边流传,甚至流传到了江南等地,可谓是天下皆知。


而程处弼这个作者(可耻的文抄公)也随着三字经的流传而名动天下。


不过程处弼并没有关心这些,他还在带着四个同窗学习。


除了学习三字经外,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数学。用程处弼的话说就是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


此前所整理的数学教材此时排上用场,由于张勇已经自学了所有后世大学以前的数学内容,被程处弼拉来做了苦力,教四人学习数学。


至于程处弼自己,当然是继续自己的练字大业了。毕竟是以后拿来装x的本领,可不能荒废了。


经过了半年的练习,程处弼的字已经有模有样了。因此不在满足于之前的字体,以前就有的东西怎么能显示出自己的才华呢?


程处弼盯上了颜体,颜体端庄,阳刚。形顾簇新,法度严峻,气势磅礴。程处弼觉得很适合自己的形象。


以后就该叫程体了,想想真是美滋滋啊!就是不知道颜真卿以后还会不会钻研书法,会不会觉得这程体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清晨又日暮,时间从不停止,中秋节不知不觉就来了。


下午时分,各个衙门刚刚散衙,长安城的皇亲国戚,勋贵以及文武百官都前往皇宫参加一年一度的中秋宴。


程处弼也跟随老爹一起前往皇宫参加中秋宴。不到两岁就被皇帝钦点参加中秋宴,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注定是中秋宴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