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其他小说 >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天上人间 > 第125章 父慈子孝

第125章 父慈子孝

  

李渊的案头被放上了一封《除蝗疏》。


“连续四年的蝗灾?!”望着现任太子李世民, 听着他的汇报,李渊心脏猛地收缩,一瞬间险些喘不过气来。


任何一个皇帝……不, 甚至任何一个人, 只要不是傻子, 都知道连续四年蝗灾对于国力的损耗有多么可怕。


“难道是朕这些年做天子, 做得不够好,触怒了上苍?”李渊提着的心放不下来了, 他嘴唇颤抖地问“还是朕一直没灭掉突厥, 使得治下百姓时不时便要忍受突厥掳掠,上苍对朕失望了?”


“……”李世民尴尬地移开视线。


他要怎么说?说阿耶,其实四年蝗灾是你儿子我在位, 如果蝗灾的出现是因为皇帝失德, 那也应该应在我杀兄弟,逼父君退位这一件事上?


当然, 哪怕有山鬼出现,李世民依旧不信天灾和皇帝的作为有什么关联——真要那么灵验, 大江大河旁边也不需要造什么河堤了, 皇帝只要当个明君, 就能保证国土里的大河永远不会发生水灾。


李世民比较隐晦地表达“阿耶放心,这灾情与你无关。”


李渊根本没想到自己会退位那方面去, 只是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又叹息“久旱必有蝗, 连续四年,恐怕不仅是蝗灾, 还有旱灾, 这……百姓们要如何活下去?”


李世民却道“阿耶, 离明年春的旱灾还有半年, 咱们的生死危机,在眼下!”


“生死危机?眼下要发生什么生死危机?”宛若是被刺痛一般,李渊面皮就是一抽。


又有事?!


又要有什么事?!


还能有什么事!!!


李渊要是知道某句话,一定要仰天长啸,来一句“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


李世民把渭水之盟的事情说了一下,掐头去尾,说重点“八月底,突厥将会打到渭水便桥前,堂堂大唐天子只能斩杀白马,与他们签订盟约,赠予金帛。”


“打到渭水?!”李渊无法想象,这是怎么样一个让人绝望的场面。而且,大唐天子?那不就是他吗?他又一次被逼到和突厥结盟,出钱将人客客气气送走?


“李靖呢?他不是镇守灵州吗?李靖没守住?”


“和往常不同,突厥特意绕过灵州,从会州那边进攻,一路攻入原州,直破泾州。”


“泾州……”


会州是边防,被突厥入侵成功不奇怪,原州也不奇怪,可泾州是内塞……他们大唐又一次被入侵进内塞了?


李渊正在想镇守泾州的将领是谁,李世民就已经告诉他了“是李艺。”


“是他?”李渊对此人印象深刻,这人本名罗艺,他很看重他,还特意赐下李姓,封为左翊卫大将军,领天节军将,镇守泾州。


李渊大怒“朕以为李艺能以威名令突厥惧服,威慑突厥不敢进攻泾州——他竟然如此辜负朕的期待!朕要砍了他!”


说着,李渊就拔|出了天子佩剑,一脚踢翻案几,镇纸的,写字的,盛墨的,点香的,凡是案几上可以放置的东西,都轱辘轱辘滚下去,易碎品更是噼里啪啦碎了一地。


不生气不行,他能不气吗!那可是城下之盟!奇耻大辱!但凡出点差错,国都没守住,他可能就要效仿秦末年的秦王子婴参拜汉太|祖刘邦那样,颈上系着绳子,捧着皇帝的印玺,立于路旁向颉利投降了!


李世民连忙抱住气势汹汹要找李艺算账的李渊,“阿耶,冷静,这是还未发生的事!不能用将来之事斩现在的官!”


李渊强行按下怒气,板着脸问“那你说如何是好?”


李世民扑通跪倒在地,抱着李渊大腿哭嚎,“大唐受如此大辱,儿何曾不心痛!突厥打来时,儿因着一些缘由无法出战,只能瞧着那颉利兵临渭水,在我大唐耀武扬威,身为天策上将,儿愧疚啊!”


李世民没错啊,因着一些缘由没办法出战——当了皇帝,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当然没办法出战。


李渊则理解成了恐怕是他打压二郎,将二郎的兵权分给了四郎,才让他无法出战。


李渊又是羞愧,又是庆幸,“无妨,这事还未发生,还可以挽回,你快快起来!”


李世民跪着就是不起来,仰起脸,泪眼婆娑看着李渊,“阿耶!让儿去镇守泾州吧,由儿代替李艺,定能将那颉利的兵马杀退!使我大唐君臣免受折辱!”


天策上将的威名可是在隋末唐初之时,用一场又一场的战役堆出来的。听到二儿子主动请缨,李渊一喜,微微弯腰,双手以很轻的力度搭在李世民肩头,面容流露感动“二郎,你……”


李世民也眼含热泪望着他。


好一派父慈子孝。


李渊刚想要答应,转念又觉得不行。突厥知道绕开灵州,他们听说李世民镇守泾州,难道不会连泾州都绕开吗?


到时候,李靖在灵州,李世民在泾州,突厥摸到渭水,二人鞭长莫及,他这长安城……


李渊被自己脑补的情况激得悚然一惊,连声道“不行!二郎你现在是太子,绝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冲锋陷阵,以身犯险!”


李世民满脸为难,“可是,突厥万一攻破了泾州……”


李渊果断道“我这就调走李艺,二郎你有什么好的人选,尽快补上去。”


李世民“使不得!阿耶,使不得啊!”


李渊“朕说可以就可以!”


李世民“阿耶,真的使不得!”


李渊“太子要抗旨吗!”


李世民只好勉为其难地提出一个人“那儿便举贤不避亲了。我府中有一幕僚张公谨,儿大胆荐他守泾州。”


李渊满意了。


要是李世民这时候不举荐一个他自己这一方的人,李渊反而不放心。


一来,是不知道这人究竟是他这儿子排除异己推荐的,还是真的没有别的心思,亦或者这人早就是他儿子的人了。如果是最后这个,李渊更是毛骨悚然——他二儿子究竟留有多少次后手。


二来,是不知道这人能力如何,能不能守住泾州。


现在知道是李世民的亲信,李渊心头压的那万斤巨石,才算是勉强挪了一挪,让他喘口气——毕竟李世民也不至于为了挤掉李艺,派亲信前去送死。


他推开还抱着他双腿的李世民,往自己座位上走去。


李世民“阿耶,关于蝗灾……”


李渊勉强维持着微笑,“二郎有何见解?”


李世民“儿与幕僚已经商量好了方案。”


“哦……”李渊恹恹地应付了一声,突然反应过来李世民说了什么,浑身一震,大喜,“什么?!”他把衣摆一提,急切地迈着小碎步跑回到李世民跟前,一把攥住李世民的手,眼睛发亮,“二郎!快快说来!”他殷切温柔极了,“民儿,多亏有你在,要是没有你,阿耶要怎么办?”


李世民被看得后背一凉“……”他默默抽了抽被捏疼的手,没抽动,于是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睁开眼,更温柔,更殷切——也更用力地把李渊死死反握住,满眼孺慕,抑扬顿挫、感情充沛“阿耶——!”


如果青霓此刻在这里,她就知道李世民的绿茶白莲究竟是遗传谁了。


接下来,几乎是李世民说什么,李渊就应什么。


让已经收割完的闲地再种上黍、薏、稷?


好好好,这就下旨!


抗住压力把这一次新种的主食都收割进县仓里,任凭百姓误解怨骂也不能告知他们有蝗灾,以免引起恐慌?


好好好,这就下旨!


按照奏章上写的治理蝗灾的方法,提前灭杀虫卵,扑杀若虫?


好好好,这就下旨!


说到最后,口干舌燥,李世民才好似刚想起来那番,对李渊道“我之前呈给阿耶的曲辕犁图纸可以给各县分发下去,这农具能够开垦出更多的耕地,大唐现在多一石粮食,就是多一份希望!”


李渊熟练地“好好好,这就下旨!”


“阿耶已经做了阿耶能做的了,接下来,便是看这天命了。”


李世民迟疑了一下。


李渊察觉到了,“有什么直说就是,阿耶恕你无罪!”


“嗯!”李世民似乎真的放心说了,“阿耶,这蝗灾是天命,可曲辕犁的出现是神迹,或许,正是上天不忍阿耶治下大唐要遭受四年蝗灾,便特意送来曲辕犁,助我等度过难关!”


他越说越兴奋,孺慕地望着李渊,


这回他没有说“阿耶是天命所归”,可李渊瞧着他的眼神,分明就是这个意思。


可天命所归的,分明是……


李渊忽然有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一道念头升起,附在他脑海中,去之不掉。


李世民仿佛就是专程来向李渊说一声蝗虫和渭水之盟的事,说完就告退,真是一个本本分分,忧国忧民的好太子。


他回到秦王府——东宫还没有整理好。此时夜色浓浓,新任太子妃长孙氏脸上的妆容才卸了半面。李世民径直走到她身边,也不管媳妇还在对着铜镜擦去脂粉,就往她脸上亲了一口。


“观音婢!”


他高兴得像个孩子,在长孙氏惊呼一声中,把人抱起来,转了一圈又放下。


“我很快就能给你更大的宫殿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