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其他小说 >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天上人间 > 第131章 下次一定

第131章 下次一定

  

心腹们“……”


这话他们可以当作没听见吗?


尉迟敬德苦恼地挠头。


这……陛下当年看上了对面阵营的宝马良驹, 他可以去抢过来,但是想要隋文帝那样的阿耶,他难道要去换个太上皇?


在自己寝殿里和后妃嘿嘿嘿的李渊, 忽然感觉身后凉风阵阵, 一回头, 才发现窗户不知何时开了, 正月的凉风携裹着微霜吹进来。


就在尉迟敬德危险念头升起的下一息, 李世民便乐观地说“我没有八百多万户的人口, 但是我可以当这样的阿耶!”


他笑道“历朝历代,从未有神祇现身相助, 朕有幸得见山鬼,从祂那儿得知后世之事, 以此为鉴,励精图治, 难道还超不过隋文帝。”


不就是四倍的人口吗?不就是充裕的国库吗?他也可以做到!


没有山鬼他要做到,有山鬼,他就要做到更好!


这才是心腹们熟知的那个不服输的天策上将。


“我想到了。”尉迟敬德的手按在了案几上,他望着李世民的双目简直像是在发光,“陛下, 你想要人, 我生不出来, 但是我可以去别的地方给你抢回来!”


打赢一个东突厥, 得了四十万人口,就算他们还没心服口服,扔去做劳役也行啊!而草原那边, 还有个西突厥呢!那边都是人!


他主公所有想要的, 他尉迟敬德都可以抢过来!


忽然想到滋味楼, 尉迟敬德顿了顿。


……咳,除了山鬼。


这个他真的打不过。


长孙无忌扔过去一个鄙夷的眼神,“尉迟敬德,你能别添乱了吗?本来就头疼四十万东突厥人要怎么安排,你还想再抢一些回来?”


尉迟敬德一拍桌子,理直气壮,“那是你们文官需要考虑的事情,我们武将只负责把地盘打下来!”


李世民熟练地一手一个摁下去——


“敬德,知道你喜欢打仗了,下次让你当先锋。”


“辅机,来帮朕想想怎么解决接下来的问题。朕认为突厥人短时间内还不能内迁,他们才刚侵略过大唐,若是将他们迁入县中,只怕引起民愤。先让他们在河套平原挖水渠,做两年劳役再说。而非劳役期间,难道要再让他们继续放牧?”


河套平原的地不是不能种,甚至,这一块地非常肥沃,是历朝历代都看重的地带,可是,将四十万突厥人拘在河套平原,漠南那么大一块地,其他地方没人看守,被别的异族占了怎么办?


这又绕回人口不够的问题上了。


可若是继续放牧,连生活习俗都没有向中原靠拢,谈什么化胡为汉。


李世民这些话一出口,果然让两位心腹将注意力转移到他这边。


长孙无忌“陛下,臣斗胆,恳请陛下去寻找山鬼。”


侯君集“长孙尚书,陛下才刚说完不能过于依赖山鬼……”


长孙无忌“但是现在,唯有山鬼能解决我们缺少的关键。谁都不行,我不行,蔡国公不行,邢国公不行,哪怕是陛下,也不行。”


被点到名的蔡国公杜如晦以及邢国公房玄龄都是全神贯注起来,想听听长孙无忌究竟是什么意思。


说完那一段,长孙无忌看向李世民,做出解释“陛下,从古至今,为何一直没办法彻底解决草原上的异族?皆因漠南很难种下粮食,虽然能种粟与黍,亩产却不过一石半,而且,那里土壤大多只有薄薄一层,翻耕时,底下沙子会被翻出来,纵然是种植了粮食,也很快会在草原的大风之下,被沙子覆盖,变成沙丘。”


所有人都是点了点头。


这才是为什么中原一直没办法彻底征服草原的原因。


无法垦殖,就代表了哪怕他们成功将一个异族化胡为汉,还会有下一个异族占据草原。甚至,哪怕是他们将原本的中原子民迁过去,没有耕地,那些子民就只能选择游牧,一段时间后,为了活下去,自然而然会组织起来南下抢掠,便又成了新的心腹大患。


李世民听罢,笑了起来,“辅机可有良策?”


长孙无忌道“需要求助山鬼。”


李世民点了点头,脸上是一片专注倾听之色。其他人也是如此。


侯君集咬了咬后槽牙,面无表情地收回目光。


啧,怎么他提出求助山鬼,这些人就都说不行,换成是长孙无忌便可以,果然是分了个远近亲疏……


长孙无忌道“臣方才悟了个法子,想解决问题,可以先列出其需要攻克的难关,然后,我们便像原先打天下,一座城一座城拔除那样,将一个个难关解决。臣便理了理思路,发现我们如果预备彻底掌控草原,就绕不开在漠南种粮食的问题。”


李世民欣然,捬掌而笑“好一个解决问题就像拔城。”


长孙无忌继续道“而粮食的种植从未脱离过因地制宜之说,臣翻看礼记,便发现古时有不需要种在水田里的稻,称为陆稻。既然有能种在旱地的稻,为何不能有种在沙地上的粮食?”


杜如晦眼睛一亮,“妙啊!”


只要解决了种植问题,草原从今往后,便再也不成威胁了。


李世民也听明白了,“我们找不到这样的良种,山鬼却是无所不知。”


这就像是写作业,之前侯君集说的问山鬼,那就是直接抄答案,稍微有点进步心的人都不愿意这么干。而现在长孙无忌提出来的问山鬼,相当于已经将大部分答题步骤都写出来了,只差一个地方,找不到合适的公式,这时候就可以问。毕竟问出来公式,记住之后,以后的题目解答或许还能用上。


李世民道“天色晚了,尔等先在宫中住一宿,明日随朕一同去见山鬼。”


正好现在过年,不需要上早朝。


然而,一听到要去见山鬼,这些心腹就都懂了,这是陛下要拉着人一起去分担山鬼的菜肴——可能是美味,也有可能是说不出来的奇怪味道,甚至说不准还要吃奇奇怪怪的食物,比如蝗虫。


程知节忽然捂住脚,“陛下,不是臣不想去,之前臣走的太急,崴了脚,恐怕明天好不了……”


尉迟敬德“啊……我有点昏沉,好像是今晚受了风,染了病。”


长孙无忌“咳咳,我……”


李世民语气和善——


“无妨,义贞,朕让人抬你去。”


“敬德,朕今晚让太医令睡你床头,连夜照顾你,明天早上若是你的病好不了,朕让他给你陪葬!”


“舅兄,你有什么想对世民说的?”


长孙无忌很从心“没有!臣只是嗓子有点痒!”


尉迟敬德面不改色“啊,臣的病似乎好了,定然是陛下护佑,赐予臣龙气,让臣身体康健。”


程知节一脸惊讶“诶呀,我老程的腿脚也被陛下的龙气治好了!”


李世民哭笑不得地把人赶走,“快去睡觉,明早去滋味楼。”


能让他的肱骨之臣们怕成这样子,也是山鬼的大本事了。


臣子们起身告退,长孙无忌快要出殿门时,听见身后李世民的声音,“辅机你留下。”


长孙无忌顿住,其余臣子或惊诧或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便从其身旁走过,长孙无忌回身,坐回案几之后,待到旁的人都走光了,才听得李世民严肃的声音“辅机,我有一重任交托于你,务必办好,此事事关重大,你需得费心。”


长孙无忌正了正身体,坐姿更肃穆了。


李世民“之前在滋味楼食蝗虫……”


尽管长孙无忌今晚的宴上已经体会到炸蝗虫的美妙之处,但是之前连吃七天的心理阴影还在,这一刻也差点忍不住想拿手去摸一摸自己可怜的胃。


李世民“那炸蝗虫里藏有治蝗之法,这个你清楚,我也不多说。那天和你们一起去过之后,往后我又时常去,吃炸蝗虫还吃出了一个方法,我问过山鬼,旁人没有吃出来过。”


长孙无忌适时问“不知是什么法子?”


李世民“将秆草灰、石灰灰分为细末,筛罗禾谷之上,蝗虫不食。”


长孙无忌静静听完,神情中是难以掩饰的欣喜“竟然能如此治蝗,这是大好事啊!”


秆草灰,石灰灰,这两样东西都是山林里就有的,而且,太上皇那时候为了挽救隋末时凄凉的民生,让利与民,取消历朝历代会有的山泽税,允许百姓随意取用山林、池泽的产物,也就是说,这个治蝗之法,仅需要花费百姓些许气力与时间,就能从蝗灾中保护田地里的粮食!


李世民也露出轻松的神态,“确实是大好事,往后百姓或许不必太过忧愁蝗灾了。”


随后又道“辅机,我需要你去尽量收购世家手里,有石灰石、白云石之类能烧成石灰的山地。要尽快,在秋日蝗灾到来前做好,这些能妨蝗虫的东西,不能落在世家手里,否则,于民无益。”


长孙无忌也知此事重要性,肃然点头,“我这就去准备。今夜我便不住宫里了,我需要回去梳理一下此事该如何操作。”


李世民允许了,还道“舅兄,我最信任你,此事交于旁人我都不放心,只能劳烦你多操劳了。”


长孙无忌感动得满脸胀红,“二郎你放心,这事我一定帮你办得妥妥当当!”


告退后,长孙无忌长身而起,快步离去,满脑子都是要怎么让世家的人在不清楚石灰作用下,以最快速度敲定那些地皮的买卖。


不能焦急,急了恐怕让他们发现不妥。


出了宫后,眼看着马车要回府里,长孙无忌忽然想到了什么,吩咐车夫“持我令牌,绕去滋味楼前。”


天色已晚,各坊、市早已关门,禁止出入,然而,这对于权贵来说,并不是什么阻碍。


滋味楼也关门了。不过,长孙无忌也不是来见山鬼的。


他下了马车,也不管车夫看法,对着滋味楼紧闭的门扉行了一礼。


——多谢山鬼,将治蝗之法尽数告知,救他大唐千千万万百姓。


此一礼,长孙无忌认为,自己应当来拜。


随后,他上车离去。


皇宫中。


李世民伏在案前继续思索着公事。


东突厥的安排,旱灾和蝗灾的即将来临,他也不能全扔给臣属去做。身为皇帝,总得把握住大方向。


烛火摇曳闪烁,烛泪一缕缕流下,时间一刻刻钟流逝,天边浓郁的黑逐渐变淡。


李世民放下手中笔,揉了揉跳动的眉心。


“几时了?”


宫人回复,“陛下,四更天了。”


李世民准备去洗漱睡觉。


诶……他好像又熬夜了?


李世民顿了顿,想到医嘱说过让他不要熬夜晚睡。


……没事,下次一定!


李世民认真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