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夫食豕

  

青霓眼睛一亮。


光顾着死磕白纸了, 居然都忘了还有一种东西,叫树皮纸——不是那种还需要加工, 用树皮当原料的纸,而是直接在树皮上写字!


虽说树皮作纸不能长久,但作为纸张发明出来之前的过度阶段,用来当短时间的代替品,完全行得通。


有了纸,就能印刷课本, 印刷试卷,开课堂,让更多的人有书念, 提高知识水平, 然后过个两三年就可以开科举,广纳贤才!


神女道“刘季。”


刘邦望过去, 神女漂亮的双眸里,日光鎏金, 仿若流动异彩。


神女在注视他。


刘邦心头一跳,莫名有些紧张。


“汝此话一说,便可在史书上有一名之地了。”


这个评价可就高得离谱了。


始皇帝盯着刘邦,眸光深沉, 藏着隐隐的压迫感。 记住网址www.mianfeizhuishu.com


这人……居然比萧何得到的评价还高?但是方才交谈时, 尽管这人的某些思想和他比较契合,然而才能方面,绝对比不过萧何。


为何国师会……


张良也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刘邦,瞳中有困惑与不解。


一片愕然中, 哪怕是当事人, 刘邦都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国师,这……我……”


这该不会是国师在开玩笑或者说反话吧?


青霓也不解释,只是话语一转,说起了什么是科举。


科举,能让底层人有进阶的通道,也能抑制贵族,不让他们一家独大。而贵族家里藏书颇多,底层人本来竞争不过,如今有了能写字的桦树皮,更为轻便保存,而且成本——在如今朝代的人看来,成本一点都不高,找到一棵桦树,将树皮扒下来就可以了,岂不是能从贵族那边撕下大量的官职?


何况!如今天下一统,战役变少,军功爵相当于鸡肋,科举……科举可以代替军功爵,让底层人有向上爬的希望!


张良眼睑抽动了一下。


又是一处朝政漏洞被补全,覆秦之望又渺茫了不少。


而始皇帝更是情不自禁“彩!”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许“科举的确是一个绝妙的制度。单从此来讲,刘季确实担得起史书留名。”


当然,不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留名,而是“刘邦,字季,因其提出桦树皮能书写,使科举制度有了建立起来的土壤”,这么简单一句,然后,后面就全是科举制度有多厉害,在历史中占了多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像淳于越,他在历史留名和他做出什么成就无关,而是秦始皇坚持的郡县制和大部分人支持的分封制相碰撞,他作为引起焚书坑儒大案的最后一根稻草,有幸被带着一起史书留名罢了。


历史重点从来都在焚书坑儒,而不是博士淳于越。


刘邦非常清楚这一点,对此也没有什么失望,他只是收敛了脸上的嬉皮笑脸,正正经经地向着神女拜谢了一礼,“科举之重,重如九鼎,某在此多谢国师,为天下黔首了一条新的向上攀爬的道路。”


他用不着这个,科举至少要一两年后,等部分黔首有书念,念上两年的书,才好去参与科考,而他明年就可以去考吏了。但是,天下黔首用得上!有了科举,他们不需要苦熬到三十岁才能去一展抱负,不需要有万千家财才被允许当吏,他没赶上好时候,但是千千万万的年轻人赶上了。


甚好。


“刘季。”始皇帝忽然开口。


刘邦清了清思绪,看向“神侍”,做足了好态度,“阁下请说。”


“桦木皮书写一事,事关重大……”


刘邦吊儿郎当地笑“哦!辛苦阁下要为此瞒住贵族那边了,放心,某知道轻重,这事绝对会烂死在肚子里。”


始皇帝抬眼轻瞥,“朕命汝全程负责此事。”


刘邦瞬间一个激灵。


朕——


朕?!


他默默抬手扶住了旁边的树干,“不好意思,我刚才似乎没听清楚,阁下能再说一遍吗?”


始皇帝语气一肃“刘邦听令!”


刘邦的笑容渐渐消失了,垂眸,表情正经起来,恭敬地行礼,“邦谨遵上令。”


始皇帝“科举兹事体大,非心有识别者不可克堪,汝即刻启程,前往桦木所在之地,取三车桦木皮,运往咸阳,呈予公子扶苏!此为其一。其二,汝所过之地颇多,见识博极,可接造纸大任,朕封汝为……”


刘邦听着听着,心里惊起滔天大浪。甚至想要开口去问,史书上能留下一笔的重任,陛下你就这么信任我?上来就把它安排给我?


就……不怕我办砸了?


始皇帝道“造纸之材料,无人知晓,需从无到有去试验,繁琐细碎,卿少时曾四处出游,又擅与底层人士打交道,或许能够发现常人不曾注意的事情。此事,非卿莫属。”


尽管刘邦心知肚明这些话至少有三分是御下之道,不是真的除了他别人就做不来了,然而,一个皇帝愿意对他这么个白身说这些话,已足够令人感动。


刘邦扬声道“陛下厚爱,邦不甚感激!”


不就是造纸吗!他接了!改天就找认识的那群兄弟喝酒,问一问他们知不知道有别的能用来记录字迹的有趣玩意!


哦,还有,桦树皮既然能用墨在上边书写,说不定纸张能从上面着手?


桦树生长在上党郡——或许其他地方也有,可惜刘邦不清楚。他只知道桦树在六七月时生长得最为旺盛多汁,是一年之中树皮最容易剥离的时候,一人一天,就能剥掉几十棵树的树皮。


如今正是七月上旬,始皇帝令刘邦带足人手快马加鞭前往上党郡,取桦树皮作纸。而始皇帝的巡查车队则在沛县呆了几天后,开始往西去,历经两个多月,才终于回到咸阳。


扶苏已经望眼欲穿了,“国师,牛怎么样!生了吗!”


青霓“……”


青霓“……嗯。”


扶苏公子松了一口气,“可算是生了,可惜我没能在它生产时陪在它身边。”


青霓“……你可以现在去陪。”


扶苏羞涩一笑“它已经生下牛犊了,我也不需要再继续围着它转了。我现在有一个新的目标。”


青霓“嗯?”


扶苏公子眸中光芒更亮了“有国师在,日后大秦耕牛必然不缺,粮食必然也会越来越多,我看过国师给的生物知识,牲畜除了往生得多培育,还能往身上多肥膘培育,我想去养豕——”


雪貂“等等!你说你想去干什么!”


扶苏一只手放在胸口,仿佛在说什么激动人心的话,看向雪貂“养豕!貂神兽,我想去养豕。”


雪貂“……你怎么会忽然想去养这个?”


“豕常多胎,方便我寻找育种需要的品质。豕个头大,本身肉便多了,如果能养得更肥硕,多过它们需要食用的粮食,于黔首而言,便是值当了。”扶苏信心满满,“我认真想过了,培育鸡鸭鱼实在太少了,豕肥得恰恰好。”


他从袖子里拿出一卷小竹简,用学生看老师批改作业的目光,望向青霓,“国师,这是我根据你传授的知识,拟定好的筹划。”


里面详细写了,他将会如何根据猪崽的初生重、断奶重、生长速度、料肉比做记录,然后挑出其中的优质品种,用来交|配。


扶苏忐忑地问“国师,这样可行吗?”


青霓“……”


雪貂忍不住在脑内对青霓说“乖乖,衣衣,他是认真的啊!我原本以为他说的要学生物育种,是说说而已!”


“我也没想到……”扶苏居然能做到这种程度,该说不愧是历史上那个头铁到一条道走黑的扶苏公子吗?


张良没忍住泼冷水,“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纵然你养出来了,按照礼节规矩,黔首依然不被允许随意食用豕肉。”


扶苏瞧过去,发现是一女子在说话。她身材比一般女子高挑,面颊洁净,鬓发乌浓,倒不像官奴婢,反而像是哪家小姐。


扶苏“这位是……”


“见过长公子。”张姬欠了欠身,“妾是娘娘身边的棋童。”


——专门侍棋的女僮仆。


扶苏很好脾气地笑了笑,“我知道,所以我会去说服阿父,改了这一礼制。”


张良诧异“公子是儒士,竟要改孔夫子遵循的周礼?”


他倒是不在乎这个,但是大部分儒士都很在乎。


“若是‘礼’无法让黔首吃饱,这‘礼’亦无需死守。”扶苏神态认真,眼中闪动着光芒。那是真正为民做事的光芒,是让此刻的张良发自内心移开视线,无法正视的光芒。


扶苏又道“何况,孔夫子尊礼,却并非守死礼之人。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然昔日孔夫子周游列国,遭蒲人拦路,要求他发誓不往卫国去,夫子起完誓,被放走后,他没有半分犹豫便继续往卫国去——被逼发誓,无需守信,便是夫子的变通。”


而豕肥可令黔首吃饱,便无需坚持只许大夫食豕肉,是他扶苏的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