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都市小说 > 重回1991萝卜精 > 第30章 不孬

第30章 不孬

  

“身为公职人员,知法犯法!”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滥用职权了,你,你!”


“气死我了!看我不治死你们,竟然还敢冒充县政府出来招摇撞骗!”


中年人是元里县警察局局长。


他管辖下面的人竟然出来搞出了这么狗胆包天的事。


你搞了也就算了,竟然还在要封了人家的工厂!


封了人家工厂也就算了,你竟然还把县长给锁在了里面!


封了也就算了,你竟然还假冒县政府!


中年不吐血就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一把撕了封条,吼了一嗓子:“有本事你也把我给封在里边!”


咣当!


中年警察重重的甩了下铁门走了进去。


这一切发生的很快,几乎只有那么几十秒的时间。


外边所有人都被这摔铁门的声音回神。


外边,王文军脑袋一片空白。


“县…长真的在里边?”


轰的一声,脑袋有些发晕的软在了地上。


同样软在地上的还有那两个保安。


刘凤仙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走过来有些哆嗦着小声问道。


“侄子,这现在……还贴吗?”


“贴你良啊,老子被你们姑侄两害死了!”


说完不顾一切的冲过去要打人,但跟随中年人过来的其余警察很快就控制了他。


那些围着的商贩当中忽然出来了一个声音。


“好!”


接着外边鼓掌的声音响起,里边的工人们也开始热烈的鼓掌。


那边柴进和姚顺年几人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


中年警察在这姚顺年面前做了检讨,并且代表县警察局向柴进道歉了。


这事如果往大里闹的话,还不知道王文军的行为要给他们警察局带来多么恶劣的影响。


国有工厂承包改制正风风火火的当前,忽然爆出了警察带着大院的两个保安来封了人家工厂。


这无疑是给元里县民营资本环境的一个重创,谁还敢来投钱。


人脉是基于一次次的矛盾冲突与交往故事当中积累起来的。


柴进有颗几十岁的心脏,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并没有托大,且没有任何得理不饶人的气势。


所以他的反应态度,一下得到了中年警察的心里认可。


所以后边的交流非常愉快。


出门的时候,王文军,刘凤仙一行人全给控制在了警车里。


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严厉的责罚。


姚顺年看到门口有鼓掌的声音,想了想,捡起了地上的扩音喇叭。


对着工人以及进来进货的商贩大声说。


“这是我们职能部门的疏忽,给大家带来了困扰,我代表县政府向大家道歉!”


“同时,我可以向大家保证,县里正在审核一第一批改制后的重点扶持企业。”


“你们稻香酒厂在小柴的带领下,搞的有声有色,我们政府非常欣慰!”


“等我回县里后,马上启动资料审核,你们稻香酒厂绝对是第一批县政府扶持企业!”


说完,又对着这些商贩们说:“感谢你们来进货,让我们县曾经的国有企业员工不至于下岗,我向你们保证,以小柴的能力,肯定会带着你们发家致富!”


好!”


这一声好,是张爱明在人群中发出来的。


老泪纵横!


当了稻香酒厂厂长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酒厂被县长亲自嘉奖认可。


他怎么不激动。


人群中的掌声更热烈,有县长在这里做担保,这些商贩们更加决心和酒厂一起走下去。


姚顺年的这一番话是柴进也没有想到的。


所以算是一个惊喜,柴进在人群中露出了放松的笑容。


他没有注意到。


后边的工厂那边,柴民国一直在看着工厂门口的一幕。


望着自己十八岁不到的儿子,猛然间,这个操劳了一辈子的男人也流眼泪了。


声音很小的喃喃着:“我家小子不孬,不到二十岁就得到了县长的认可。”


“孩子终于大了,可以自己振翅高飞了。”



后边的程序比柴进想象的还要顺利。


李正在他们体系上头也拿到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态度。


银行的收入靠贷款,集体计划经济时,银行只给国有企业放贷。


但现在这么多国有企业已经被改制,如果都被改制了,我贷款以后给谁去?


这是一系列连锁反应问题,银行的日子也不好过。


所以上面的想法也开始动摇了。


加上姚县长背后的促成,最终柴进拿到了八十多万的贷款!


比他想象的要多太多,李正也尽可能的为他争取了。


钱一到账,柴进马上带着人去了国资委。


手续办的很快,然后稻香酒厂那边来了几个核心技术骨干进了县酒厂。


元旦节的这天。


柴进站在了县酒厂门口和大家合影了下。


背后的县酒厂被摘牌了,改为了稻香酒厂。


一挂牌,马上恢复生产,一时间小李白酒在那些商贩的三轮车传播下,开始霸占了周边好几个市的市场。


三个月内,达到酒类消费市场第一品牌,这个承诺,柴进在张爱明面前打成了。


春节的脚步愈发靠近,酒厂的订单又迎来了新一轮的爆炸。


柴进又完善了包装品类这块。


推出了一个送礼的系列。


随着小李白酒的火爆,过来进货的商贩越来越多,县酒厂周围的那些招待所多了,餐馆多了,人也多了。


人声鼎沸的场景,全靠一个酒厂支撑起,着实为一个时代的显著特征。


春节前的三天。


稻花村回来了一个牛人。


这个牛人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回来了,他叫冯浩东。


75年,这人就在开始干投机倒把。


是国内第一批觉醒市场经济意识的人。


那年代干这事抓到了轻则判刑,重则要吃花生米,走商的行为比抢劫的性质还要恶劣。


所以他跑了。


后来听说这人在南方发了大财,村里有去深市见过他的人,回来都在说:“万元户算个屁啊,冯浩东在深市卡拉ok一晚上的消费就是一个万元户。”


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钱。


冯浩东回来自然会被一群人众星捧月。


少不了各种宴请。


但有一点他是感觉特别奇怪的,那就是只要一上桌,不管什么层次的人。


富的不喝茅台。


穷的不喝二锅头。


他们只叫小李白酒,一人一小瓶,不贪杯,小口怡情。


喝酒氛围非常好。


一直到这天,有人告诉他:“冯总,小李白酒是你老家稻香酒厂出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