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袁太辉 > 第六十六章 千金买马骨

第六十六章 千金买马骨

  

稳固寿春政局以后。


袁耀亲赴寿春城北的刘馥府邸。


一番交谈之下,成功征辟其出仕为官。


由于袁耀并未有官方授权的官职,故此无权分赐官职,只能以刘馥暂代寿春令,等待其父移往淮南以后在做正式册封。


随着刘馥上任,挤压在袁耀肩头的政务压力顿时间便肃清。


刘馥发挥了充分理政安民的强项,将自身优势彻底发挥而出。


针对于此,袁耀还特令崔州平暂时作为刘馥副手,辅助其掌管州郡间内务。


当然,以崔州平之才,掌管内政却是太过屈才了,谋算天下大势,临机决断于战阵间,决算千里之外方才应该是他的归属。


袁耀心底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战略规划。


似父亲麾下的班底,似阎象、舒仲应之流是完全可以胜任内政治理的。


而他则只须组建属于自身的班底,继续陈兵于军旅间,向外开拓疆土便可。


……


十余日后。


后将军袁术亲携文武诸人以及袁氏家眷浩浩荡荡地南迁,抵足首府寿春。


得到消息以后,袁耀顿时决议大开城门,遣军中将士大肆齐聚于淮水南岸列阵,以组成声势浩大地战阵迎接其父的到来。


这一刻,淮南上下,可谓人声鼎沸。


袁耀并且遣使邀请了江淮周边的各方势力参与其间,以壮大己方的声势。


此举的用意也很明显。


提升袁氏在江、淮的影响力。


只有快速的提高了影响力,那才能更快速的融入其间,遂掌控地方各郡县。


另一方面。


袁耀亦有“千金买马骨”的打算。


他想借此时机向外界传达一股信号。


己方已经在淮南之地立足,接下来对于人才的需求极度渴望,希望能够吸引一批各州郡间的士人来投。


并以所征辟的寿春令为典范作为宣传对象,向外界传达透露着只要有才,便可得以重用的信息。


这便是袁耀的计划。


……


淮水南岸。


袁耀亲自携众屹立正中,隆重的迎接了其父袁术的到来。


双方见面,袁耀当即跪倒于地拱手拜道:“孩儿终不负父亲所托,历时耗费两月之久,终于得以攻略九江郡,平定了首府寿春,让我军在淮南之地有了立足之地。”


一席话语,袁耀说得坚铮有力,亢奋无比。


这一席话顿时令袁术将注意力集中,双目开始细细打量着这位率众出征多日而不见的长子。


望着跪伏着的袁耀此时相比着当日挂帅出征之前时,身间若隐若现间已是莫名出现了一股凌厉的气场。


袁术亦是打心眼里高兴。


其子终于是开始逐渐成熟,有出息了。


兴奋之余,袁术洋溢着面上浮现而出的笑容,伸手扶起袁耀,笑道:“耀儿,你率部征讨淮南的总总战役经过,为父都已在战报中详细略过,过程为父都已经知晓。”


“为父想说,耀儿你的表现令为父十分满意,你没有给我丢脸,亦未给家族抹黑。”


这一刻,袁术自然也是十分满意其表现,面上神情表露之下,他也是不吝总总赞美之词。


这场隆重的迎接仪式最终于诸众欢愉的气氛间告一段落。


而袁氏的影响力也随着这段风波而渐渐流传于出,影响各州郡。


相信,过不了多久,便会齐聚一批有才之士前来依附。


袁术亲抵首府寿春,第一时间便下令将后将军府衙设于城中,以方便日常办公。


紧随其后,他更是接受主薄阎象之策,大发文书于州郡间,驳斥扬州刺史陈温自上任以来便胡作非为,致使州郡间民生疾苦。


随后,更是大义凛然的批判陈温,将其斥责为逆贼,以宣誓自身入主扬州的合法性。


而这份声明刚一传告淮南诸郡以后,便顿时引起了极度的热烈反响。


舆论瞬息间陷入一边倒的趋势。


江淮民众几乎人人开始大力反对扬州刺史陈温,高喊着要驱逐出境,并坚定不移的拥立袁氏的统治。


这一切的来源,却都因为近日来袁耀所施行的仁政。


袁耀自从定寿春起,便着手在整顿州郡内贪污腐化之辈,大肆启用了清廉之士,令郡内风气顿时焕然一新。


随后,他还下令各地的官吏要着重民生发展,重视春耕的开垦以及播种。


这总总惠民政策,不由令袁耀赚足了于江淮一带的人心,如今袁氏发出声明,自然引起了诸人拥护。


待此事过后,袁耀上书,建议其父对此次征讨的诸将按以立功勋大小进行封赏。


对于此事,袁术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


……


这日。


原本的刺史府,现已经是改为了后将军府,牌匾也换上了“袁府”的字样。


大堂之中。


后将军袁术此刻身着一席宽大的儒袍,头戴着冠,衣冠整齐的落座于主位之上。


堂下文武诸人则是分立于左右两侧,俯首听命。


其中,袁耀立于左侧首位,领衔众人之首。


遥望堂下半响,环顾四周一番,袁术方才露着喜悦以及充斥着严肃之语道:“诸位,现今之间,我军已经是在短短两月不到的时间便攻略了整个九江郡。”


“继而又平定了首府寿春,从而得以在江淮之地立足,这不可谓不是喜事,但在庆贺之前,本将以为,却是先要针对此次平讨战役中所立下功勋卓著的将领进行封赏。”


“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一番嘹亮般的言语犹如雷鸣般充斥诸人耳旁。


闻言,诸众不由一致拱手高声回应着:“吾等附议!”


得到诸人回应,袁术面上浮现的喜色不由越发浓厚,随即,才沉声道:“此战者,纪灵协助公子袁耀掌兵,率部于淮水一役间斩获颇丰,可谓对于击破敌军主力有着决定性的战功。”


话落于此,袁耀继而加重了语气道:“自古以来,掌兵者当以赏罚分明,对于此次所立下战功者,本将自不会亏待。”


“但对于身犯弥天大罪着,本将亦将不可饶恕!”


此话刚落,袁术顿时神情大变,厉声高喝着:“周泰出列!”


“末将在。”


号令传下,周泰身着劲装,亦是纵身而出,厉声回应着。


诸人原本都以为袁术会对其大肆封赏。


毕竟,淮水一战,若不是周泰率部诈降于敌营取得了陈温的信任,又如何能够趁机纵火大破敌军呢?


但事实往往出乎意料之外。


“周泰,汝可知罪?”


顿时间,袁术神情激愤,厉声呵斥着。


这一席言语落下,却令堂中诸将纷纷面露不解起来。


周泰不是身怀战功吗,他又有何罪?


一时之间,诸人都满面不解,后将军袁术究竟在做何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