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原太子奶老总李途纯 > 第五章 何不效仿苏秦张仪乎

第五章 何不效仿苏秦张仪乎

  

府邸之间。


讨论还在依旧持续着,但随着名士阎象因反驳北上的方案被大为训斥以后,诸人也只得闭口无言了。


唯有刘祥、乐就等大将胸间早已暗藏功名利禄之心,以前碍于孙坚太过骁勇,他们压根没有什么表现机会,现在有如此立功的良机又岂会错过?


随即一致附和着北上计划,拱手道:“启禀后将军,我等愿为先锋,此战势必为将军开疆拓土,在所不惜!”


他们这票人何故如此自信?


概因汝南郡乃袁家祖籍所在,威望甚厚,中原各州亦有许多袁氏的门生故吏,他们觉得如今又是黄巾肆虐的大乱局,己方若大兵压境,各官吏、豪族,士人势必群起响应之。


“哈哈哈。”一席大笑,袁术随又厉声道:“你等平日里皆自诩智谋超群,却于关键时刻还不如本将的一众将军乎?”


一语落的,诸人寂静。


有了阎象被严词怼回的前车之鉴,他们不敢再出言回驳。


片刻间,府外再次来报,言公子求见。


此话一出,府中顿时一片哗然,诸士纷纷都小声嘀咕了起来,所讨论内容无外乎便是袁公子如何来了?


在他们的印象里,公子可从来不关心军政大事,甚至……甚至议事都未参加过。


今日是……?


满堂诸众唯有已经见识过袁耀谈吐的阎象、袁胤面露一丝欣喜,二人现在隐隐希望公子前来能劝说主公改变心意,收回成命。


半响,袁耀趋步走近,先拱手向上首主位的父亲行礼,随后才侧首面向诸官吏、幕僚或者众宾客拜着。


“咦,今日公子怎的礼节比以往竟好很多呀?”


瞧见这番做派,数人不由相互嘀咕着。


“孩儿听闻中原生变,黄巾再起寇虐州郡,兖州刺史刘岱已遇害,父亲准备率众北进中原吗?”


待礼毕,袁耀直言不讳道。


他原本是跟崔州平于军营攀谈的,可所安排的军士求见告知自家父亲召见诸人,商议北上一事。


霎时,袁耀便明白,兴许原史上的匡亭大战就要上演了。


他知晓匡亭的结局,自然顾不得再继续攀谈,安顿好崔钧以后,便急忙纵马赶来。


闻言,袁术虽是惊讶袁耀会来,但还是回道:“为父确有此意!”


此话落下,瞧见着袁术话语间的坚决,袁耀心知其心意已定,思索片刻,不由拱手道:“父亲,孩儿以为,您可率众北上。”


“嗯?耀儿你支持为父?”


此话一落,袁术心底有些意外,不由问着。


而一侧的阎象、袁胤却是相互对视一眼,好似再用眼神交流着:“公子这是怎么了?”


其余诸士人眼见父子二人都如此顽固不冥时,内心却都渐感失望。


“当然!”袁耀肯定道,随后环顾四周,高声说着:“父亲谋划北上中原的决策乃是无比正确的,孩儿没有不支持的理由。”


“只是,孩儿却不建议父亲以中原为基,而是在北进中原兖、豫以后,秘密迁徙军士、百姓至汝南一线,虚晃一枪后便立即杀入九江郡,夺淮南之地为基。”


一番话出落,袁耀已经说得极其明白,我支持老爹北进,但却不建议相争中原。


而此时,原本袁术觉得袁耀支持他的意见面上还露出数分喜色,但一听闻这番话后,面色也不由陡然阴沉下来,面露不悦之色道:“为何要远走扬州此偏隅之地?”


瞧见自家老爹脸色不好,袁耀有所预料,但他也只得强行苦劝着:“父亲,您与大伯不合,若北上据有中原,则他必不愿父亲所得各州郡,势必会派遣军力南下阻截。”


“而东郡太守曹操亦是大伯所表,若父亲当真与大伯兵戎相见,势必首当其冲与此人激战。”


“那曹操于郡内遍访贤才,对内兴修水利,改善民生,又严苛律法,惩戒为恶之徒,故此,他虽上任不过短短数月时间,东郡境内却隐约间呈现了一片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景象。”


“由此观之,此人能力手腕不可小觑,有乱世枭雄的气魄,此次中原遭此黄巾巨变,他定然会抓住绝佳良机崛起。”


“迟者一年,短者数月,曹操势必成为心腹大患。”


一语而落,他坚铮地说道。


话落,袁耀顿了顿,语气稍缓,随即又道:“不仅于此,父亲您所期望的中原士族会在我军北上后迎王师,但孩儿以为,那曹操傍着大伯的支持,中原诸士族、豪强势必会就近归附大伯或者曹操旗帜下前来对抗我军,我军若与之相争则势必会导致军力损失惨重,得不偿失。”


“更何况刘表老贼也正于襄阳虎视眈眈。我军若北进,则势必会被老贼切断粮道,到时全军皆有倾覆之危也!”


“而如今既然中原局势糜乱一团,我军何不如远走淮南以全据扬州诸郡,暗暗积蓄实力,待兵精粮足时再争中原,岂不事半功倍乎?”


“什么?”


“逆子,你说什么?”


“滚,给为父滚出去……”


陡然间,袁术顿时勃然大怒,他没想到自己这位儿子竟然会当众质疑自己这位袁家嫡子的号召力会比不上那庶子出身低微无比的袁绍。


“逆子。我袁家四世三公,名满天下,那曹阿瞒不过一阉党之后,袁本初也一庶子出身,形同袁家奴仆,焉能与我相提并论,诸士族岂有不归附我的道理?”


听罢,一旁的袁胤也不由板着脸道:“耀儿,你在胡说些什么?”


瞧着袁术顿时怒火中烧,他却依旧如迷之自信般相信自己的号召力强过袁绍,袁耀忽然觉得……很悲哀。


他所说这一切可都是原史上所发生的。


原史兖州刺史刘岱阵亡,张邈、鲍信等兖州诸人直接便迎接了曹操代行兖州事务,可曾有何人想到过袁术?


当然这十有八九是奔着背后袁绍的名头去的,但不管怎么说,现曹操都是以袁绍马首是瞻的,与曹操对战就是与袁绍对战。


袁耀很清楚,自家老爹名声……争名望是争不过那位便宜大伯的。


只不过。


袁术没有历史先知先觉,他此时还深信不疑自己的号召力呢,那还能说什么呢?


“当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啊!”


袁耀无奈只得拱手告退,临走之际瞟了其父一眼,心底暗暗沉吟着。


待其离去,虽然袁耀的建议并未得到认可,反而被厉声呵斥,可他的形象此时却已经在诸人的印象里逐渐得到大幅改善。


“听闻这一月来公子时常出入军营,变化竟这么大?”


“是呀。公子刚才一席话充分的说明了他的谈吐不凡以及见识超群。”


“看来公子近日来果真有所改变,变化极大也!”


一时,府中案桌两侧的一部分幕僚闻听着袁耀的建议都不由暗自点头附议,且数人还凑近一旁窃窃私语着。


只不过。


片刻后,袁术受其子一番激怒后,不仅未改变先前决策,反是猛然而起,拍案坚决道:“本将计议已定,我军全力北伐中原,驱逐黄巾贼,一举据有兖、豫诸地。”


“任何人不得反驳!”


“喏。”


……


回到军营。


正于营内歇息的崔州平瞧见袁耀渐渐走近,面上隐约间透露出丝丝失落之感,遂不由拱手笑道:“公子,可是献策被否,后将军执意相争中原?”


闻言,袁耀抬起首,苦笑一声:“是啊!父亲执意如此,耀也无法了。”


“只是那曹孟德现依附我大伯,若父亲北上那曹操必然会借大伯之声势来攻我军,此人麾下宗室之将众多且皆是能力超群之辈,反观我军自孙文台将军阵亡以后,军中将领已是……”


后面的话袁耀已经不好意思再说下去了。


“呵呵。”听罢,崔州平抚须一笑,随即说着:“公子能客观分析双方实力已经是与众不同。”


“而后将军自小出生高贵,您建议退守淮南以扬州为基,他又岂会应之?”


说了说,崔州平笑道:“目前看来此战已不可避免,但是否能主导战局,却只有靠公子借势而为了。”


“嗯?”


闻言,袁耀顿时面色振奋,遂拱手请教着:“先生可有良策,还请教我?”


“哈哈哈。”


大笑一番,崔州平沉吟片刻,说着:“公子何不效仿苏秦、张仪乎?”


PS:求收藏,求推荐,求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