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玄幻小说 > 天才教师 > 第59章 话说家访

第59章 话说家访

  
  在我的记忆里,只有犯了大错的孩子才会引来教师家访。要么是孩子损害了公物来家里要求家长赔偿,要么是孩子打架受伤需要老师协调医药费的事。反正这些不良的回忆让我很不喜欢有老师来家访,我从小害怕并讨厌来家访的老师。也许是不良的记忆让我对家访有极大的偏见。扳起指头算算,已长大成人身为家长的我们,在求学的日子里,有没有讨厌过老师?讨厌过多少老师?就算你没有讨厌过老师,也一定对老师的某次行为非常地愤怒过。现在的孩子犹如当年的那个你。对于罚抄作业、罚搞劳动、罚写一份检讨书等气愤至极。家访尤其令学生讨厌,跟我有同样想法的同学不少。
  我这样说是有一定依据的。在同学群里有一热帖是我的同班同学梅子老师转载的,叫《家访的必要性》。由于每个人都曾经是学生,现在都有孩子就学,群里不少同学自己就是教师,所以讨论、跟帖非常踊跃。有回忆自己小时候的调皮捣蛋,说自己曾是老师家访的最勤快的学生;有站在孩子立场阐述家访问题的;有引用名师名言论说家访的;有戏说老师家访是变相的受贿的——就为了吃哪一碗粉皮丝蛋。很多回帖都有意无意透露出害怕老师来家访的意思,我据此可捏造一句歇后语:老师家访——绝无好事!这句歇后语说不定能红遍大江南北……
  如果无事没问题,你老师家访个屁!当然我的偏激我的害怕我对家访的不理解并不妨碍谁,在言论自由的网络时代不可能因为说错一句话就死翘翘……因此对于莫莫到校三周就对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进行了家访,我感到万分的同情。那该是一个怎样差的差班,会让具有宁静气质的莫莫主动做一个不受学生欢迎的人。什么事情弄得非得家访解决不可?
  我的不理解不能阻碍莫莫家访的兴趣。莫莫曾对我说,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我不怀好意的回敬莫莫,你这是变相的受贿,你知道吗?现在电话这么方便,一个电话能解决的事,用得着上门么?你不就是为了吃哪一碗粉皮丝蛋吗?我们县大多是客家人,热情好客是客家人优良传统。家里来了客人,必有一碗粉皮丝蛋招待。所以我才会这样调侃莫莫。
  “我这是对牛弹琴”莫莫露出一个不屑一顾的眼神。
  “对!牛弹琴!”我毫不犹豫回敬道。
  “那天你家儿子落到我班,嘿嘿!我天天来家访,你就准备好三百六十五碗粉皮丝蛋来吧!”莫莫似笑非笑的对我说。
  ……
  莫莫在同学群里的热帖《家访的必要性》中回帖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二、学生本人会感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特别是学困生)
  三、有的同学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老师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她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满意。
  四、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老师肩上的责任更重了。老师没办法选择家长,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
  五、对于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必须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要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让家长欣然配合。
  六、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家访必不可少!
  莫莫的家访让三年级的班风学风改变很大。家访后班主任就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管理好学生。莫莫的家访心得体会在校黑板报刊登后,校长决定全校举行一次“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活动开始时让很多老师无所适成,觉得莫莫是没事找事,增加工作量。以往一放学就可以回家干农活的本地老师更是坚决抵触。
  背着莫莫说坏话的老师常有发生。你想原本的家访只要花几个课时写上几页家访记录就可以,来检查的领导只问有无家访记录,无就罚钱。即便有家访记录来检查的领导也不会认真去查看,就这么双手一翻,家访这一常规就算完成的。只要年年照着往年的家访记录抄写一次,更新家访记录就行。也有赌领导很懒,连家访日期也不写,年年拿一本家访记录来蒙混过关的老师。常言说的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上面制定一些不合理的条条规规,下面无法完成,但也自有应付的土办法。在上级与下属的潜在对抗中不知有所少智慧蕴藏其中。真要写成一本书,说不定比《三十六计》还经典。
  莫莫原本也没要大伙跟着自己那样做,每个老师有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莫莫最喜欢的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出感情牌。但校长一高兴决定全校举行一次“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把莫莫推到了众位老师的对立面。莫莫的工作不好开展。老师将以往和现在一对比,哎,以前简单易行的事,现在却要实地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得花多少时间啊!莫莫住校有的是时间,我们可要干农活的。再说,家访真的有用么?未必!
  莫莫与校长作了一番沟通,说人人家访,真的没必要!我就为我的三年级着想,从没想过要出风头。你这一决定,害的我寝食难安,腹背受敌啊!
  只要是为学生好的事,我们都要提倡。谢尔校长说,教师们暂时的抵触也是可以理解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我们宏观引导这种氛围……你看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有欧阳强,杜昊,陈璐三位老师,加上我是提倡者,你是原创,我们校十个老师已有五个在行动了。所以这次的活动我决不允许它成为“雷声响,雨点小”一场作秀。被别校的老师说从“光打雷不下雨。”,岂不倒了我的丑。
  有了谢恩校长一言九鼎的豪爽,欧阳强,杜昊,陈璐三位老师的鼎力相助,。莫莫也不再抱怨,细心的做好家访工作的前期准备、动员工作,与家访过的老师细谈家访的效果。根据老师反馈的信息,几个行政人员还制定出‘红榜激励机制’。对学生是每个单元测试位居前三名可以领到一张红榜,成绩在八十分以上的都能拿到红榜,与上次单元测试相比,名次前进十的学生有进步的红榜。学生的考核由一学期变成现在的每月一比,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谢恩校长将实地家访列入考勤。‘有钱能使鬼推磨’说的真绝!考勤有奖!你不家访,无所谓。没考勤奖就是!这考勤奖还极为丰厚,比起干农活似乎不亏,再说,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学生好么?老师们基本默认了家访的活动。从提议道落实再到看到成效,这是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平时学生见到老师就问:老师,你什么时候来我家家访啊!
  老师,昨天廖老师和莫老师都去了花花家,您什么时候也来我家啊!
  ‘告诉你哦!昨晚老师来我家家访说我上课认真听讲呢!’学生间课余多了许多亲密的悄悄话,大多是有关老师来我家时的点点滴滴。有学生发挥现编打油诗的专长,将打油诗涂鸦在校园外的墙壁上。口口相传煞是热闹。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在谢恩校长‘宏观的’经济调控下,在学生的热情参与下,在全体老师的默认努力下,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
  这一活动引起了中心小学校长极大兴趣,在一次校长会议上表扬了谢恩校长,说这一全镇史无前例的抓落实,树典型,与考勤挂钩的做法值得大家效仿,有必要推而广之。
  哎……这‘害人不浅’的莫莫啊!——中心校长一句话,各个村小团团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