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玄幻小说 > 天才教师 > 第89章 天道酬勤

第89章 天道酬勤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岁月匆匆把人抛!
  转眼间迎来了小学期末统考。莫莫在这天的闲暇之际总会自问:小乐小学那班三年级的学生考的怎样?一年级倒数第一,二年级倒数第二,三年级呢?不会是倒数第三吧!能倒数第四就算有进步!哎……可惜自己不能和学生们一起在收获的季节见证自己努力的甜蜜果。莫莫感叹道。
  第二天,谢恩校长打来电话告知莫莫三年级的统考成绩。谢恩校长说:“班上共有四十五个学生。三十个及格,十五个优秀,没有一个零分,最低分是陈花,她考了12分,嘿嘿……‘突破了两位数’,也算进步蛮大嘛!总积分在全镇三年级语文统考排名第12,倒数第9.”
  莫莫听着,感动的流出了眼泪:“三年级没孬种!他们都是好样的。还有,代我谢谢钟小英老师,她让我见证了三年级学生的成长,三年级的进步,她功不可没!”
  “莫主任,你也功劳不小啊!这个班二年级倒数第3,现在倒数第9,前进了6名。是我们镇进步最快的一个班。任课老师的奖励是毎前进一名奖励40元。前进奖240元。这个班,陈鑫老师带了一学期,你和钟小英老师各带了半学期。莫主任你觉得怎样分配这前进名次奖的240元才合理呢?”谢恩校长问。
  “谢校长处理就行。如果我也能分成,就把我的那份买学习用品将给那些有进步的学生吧!”莫莫说。
  “钱是不多,但求一个合理。照人头分你们每人平均80元就行;照上课时间摊,陈鑫老师带了一学期可分120元,你和钟小英老师各60元;但我觉得你功劳最大,而功劳又没一个标准,所以不知道怎样才合理。”谢恩校长说。
  “你先问问陈鑫老师和钟小英老师的意见吧!我听你的。”莫莫有些头疼的说。有好结局就行干嘛纠缠着这一点点奖金呢?
  “他们都说听你的呢!还是当事人你莫莫拿个主意吧!”谢恩校长说。
  “真的么?那就这样吧!他俩一人一百元。多了的四十元买学习用品奖给学生。就这样定了!谢校长再见!”莫莫匆匆的挂上电话,好像那钱长了钳子会扎她的手似得。
  时间是个储蓄罐,当你平时一点点努力的存下善因,总会收获善果。莫莫的付出正在收获中:
  莫莫忙着为这次为期十天的培训写的总结让秦朗看了很欣慰,秦朗觉得莫莫是真的学到了一些东西,领悟了这次培训的精髓;
  莫莫忙着为工作室在全县各小学甄选老师组成一个团队而思考的结果让局领导很开心,这一团队的亮相,工作能力,敬业精神可独当一面;
  莫莫忙着为工作室写工作计划,在团队的合作下一一得以实现,让莫莫很有成就感;莫莫忙着将整理好的一些文字材料、图片交给贾芸排版,美化。自己又从贾芸身上学到了很多电脑的实际操作技能。
  莫莫忙着到西江教师网的教师论坛发帖跟帖,吸收有关知识的莫莫是西江网站的小名人。距上次贾芸提到的《何须寻找》这一热帖外,莫莫撰写的《一个成功老师的关键心态》、《工作室成长记》、《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等三篇帖子被不同的版主限时加亮,跟帖者无数。
  《一个成功老师的关键心态》
  文|莫莫
  做教师的,内心里总会对成功有着一种渴望,虽然有时生活的繁琐会稍稍淡化这种渴望,但骨子里却永远不会消失。某一个时候,只要心灵获得了召唤,那些积淀已久的渴望就会又呼啸而来,轻轻唤醒那些深深的蛰伏,并有了一些行动的冲动。把那些因时间、经历、挫折而沧桑出来的惰性,一层层的剥开去,直到露出鲜活而敏感的心灵。此时,我们就该清醒地试着去理解,这些与成功与关的词语。
  平台
  对于曾经有过努力而没有成功的人,大多会抱怨自己缺少了一个成功的平台。很多教师对于平台的渴望,总是始于一种原始的、朴素的理解,那就是一块垫在脚下能够给我们增长一些身高,然后会帮助我们触及一些实在利益的垫脚石。不由得,我们就时时盼着会有人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在我们的脚下塞上这么一块石头。但大多,我们是会失望的,因为没有那么多人愿意塞给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石头可以塞给我们。于是,我们会失望、愤懑甚至是怨天尤人,找了一个结实的借口,从此隐匿在一个慵懒的角落里,一边抱怨着,一边慢慢做实属于自己的平凡。
  读过一篇童话,大意是两只青蛙在觅食中进了一只牛奶罐里,罐里并不很多的牛奶却足以让这两只青蛙体验到什么叫灭顶之灾。一只青蛙心想:完了,全完了,这么高的一只牛奶罐啊,我是永远也出不去了。于是,在象征性地挣扎几下之后,它很快就沉没了下去。另一只青蛙在看见同伴沉没于牛奶中时,并没有沮丧,更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地给自己鼓起勇气,一次又一次奋起、跳跃。不知过了多久,它脚下粘稠的牛奶变得坚实起来。原来,它的反复踩踏和跳动,已经把液状的牛奶变成了一块奶酪,而奶酪成了它的垫脚石。最终,它一跃而出,见到了蓝天、白云,美丽的世界。原来,大多时候,是我们忘了或者放弃了去寻找那块石头。
  在我们教师的身边,其实存在着很多成功的平台,比如教育行政、成长圈子、教育媒介等等。大多数人盼望着这样一个成长途径,由教育行政的力量把自己变成优秀教师、名师、能手等等官方的榜样,然后获得媒体的推介和圈子的认可,最终达到成功的巅峰。在我看来,这条路很窄,因为教育行政的平台太高、太少,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教育圈子和教育媒介则不同,它是开放的、大众的、草根的,自己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拥有这个平台,并在这个平台中充分展示自己。就向“大衣哥”朱之文的成功一样,青年教师是不是可以走这样一条路:以草根的方式,在遍地都是的各种教育圈子和教育媒体(论坛、博客等)中获得支持和鼓励、磨砺与成长,在沟通、交流、反思中不断丰富自己,即使不能得到教育行政的认可,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教育之梦。并且,我坚信,只要你做的足够好,教育行政这个平台也一定会是属于你的。
  专业
  在今天,我们谈论最多的恐怕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化一度成为教育领域的时髦语。但是什么是专业、怎么样才算得上专业,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说得透。就像很多人满嘴都是当下流行的网络语、锐词,但其实自己也不知道那些词到底是啥意思一样,说到底是为了好玩,或者是满足自己小小的虚荣心:人家都在说,咱当然更要说。
  教师的专业成长当然应该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为目的的,没有教师的成长就不会有学生的真正发展。我们不能总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我们能力不足的挡箭牌,更不能靠着“师不必贤于弟子”聊以自*慰。对于现代教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和学生一起成长,并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快速发展。对于教师来说,最丰富的就是教师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最匮乏的就是教师的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如果我们不能够通过阅读来及时浸润教育实践,那么我们的教育活动就难免走向经验型的禁锢;如果我们不能够通过专业写作来反思、提升、教育实践,那么我们的教育活动就无从谈到专业化。很多事情,我们也做了,但是可能做得不够精致,所以我们就只能站在成功之外。直到今天,我还是很喜欢一个网友做班主任时常用的班训,“做了,做好了,做精彩了,做到极致了,我们就成功了。”
  遗憾的是,至今,还有很多像我一样的教师仍然停留在“做了”这个层面上。
  坚持
  无论是寻找平台,还是跋涉在专业发展的旅途中,坚持都是成功的不二法宝。昨天晚上,和莱芜一位正在做新教育实验的同行聊起了新教育,她是我认识的人中最能坚持、最能坚守的的一位优秀小学教师,但她还是告诉我:做新教育很难、很苦。是的,做任何事情,若是单单做一次,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若是持续一年半载,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就会损失过半;若是一生的坚持,能做到的恐怕就是屈指可数了。也许这难、这苦大多源于那份坚持,以及坚持的过程中的寂寞和压力。
  而我们缺乏的,往往就是坚持。有时候我们会因为疲倦、困乏和疼痛而放弃坚持,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因为没有找到坚持的焦点。
  一位青年苦恼地对世界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每天不知疲倦,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我爱好的事业上,可结果总是收效甚微。”法布尔赞许地对他说:“看来你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这位青年听了法布尔的赞许,兴奋地说:“是啊!我爱好科学,也爱好文学,对音乐和美术也很感兴趣。我把自己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这些爱好上了。”这时,法布尔从口袋里拿出一块放大镜,把阳光聚焦在一个点上,然后对青年说:“试着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就像这块放大镜一样。”其实,法布尔正是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聚焦在研究昆虫这个点上,所以才有了昆虫学方面卓越的成就。
  教育的过程中也会面对无数的诱惑,外界的喧嚣、名利的追逐以及急功近利的现实挣扎,都会一点点侵蚀我们坚持的信念与理由,都会导致我们人生焦点的错乱和虚幻。也许,懂得取舍,学会坚守,才是我们教师的本分。
  面对成功,我们应该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工作室成长记》
  文|莫莫
  ……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文|莫莫
  ……
  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复制莫莫的帖子了。看完莫莫的帖子,可以说,莫莫的人生观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真性情!她从来不把成功看做人生的追求的目标,她常常说只有活出了真性情才没有虚度此生。莫莫所讲的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加重,另外一面是是对外在功利的减轻。
  说到真性情,莫莫最推崇周国平的两段文字——
  【一】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莫莫活得有滋有味,常做无用之事。所以特推崇这句说到自己心坎上的话。
  【二】活的真诚、独特、潇洒,这样活当然很美。不过,首先要活的自在,才谈得上这些。如果你太在意自己活的样子,总是活给别人看,或者哪怕是活给自己看,那么,你愈是表演得真诚、独特、潇洒,你实际上却活得愈是做作、平庸、拘谨。
  莫莫活的自在,所以给人以真诚独特之感。
  看到莫莫现有的成绩,想到莫莫撰写的班训“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我想起了网友楚君常说的四个字: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