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其他小说 > 霸王! > 第八十一章太史慈督剿南部,孙妹联合三部

第八十一章太史慈督剿南部,孙妹联合三部

  

王晟派来的援军被击败,极大的打击了坞堡守军的士气。而且上千铁骑摧枯拉朽的击溃豪强部曲,长驱直入的画面太过震撼,足以磨灭大部分人与之为敌的勇气。


很快周泰便率领精锐甲士攻破了坞堡,将叛逆豪强全部斩首。


入暮之时,张纮亲自向孙策汇禀道:“将军,这一战便获俘虏一万三千余人,屯田余杭、钱塘钱塘所需人手已经满足大半。”


说完喜讯,张纮也十分慎重的说道:“但仅这两处豪强坞堡就耗时大军两日攻城。南方叛逆豪强处处屯聚,如果要逐一攻克,恐怕不仅会耗时日久,且伤亡惨重。”


孙策慎重的点头,仅攻占这两处坞堡,大军伤亡就有数十人。要打下南方处处屯聚的坞堡,这个伤亡可能要翻个近十倍。那就是伤亡数百人了。


一旦某位将领指挥失当,或许伤亡直接就奔着近千去了。在这个医疗水平落后的时代,伤亡近千人,最终减员恐怕绝对不是个少数字。


现在大军面临的问题是,如果聚集在一起,伤亡或许会小一些,但平叛速度就要大为迟缓。


而分兵作战,则伤亡的攀升不可避免。


面对这个两难问题,孙策问道:“子纲参赞军机,以为如今当如何部署?”


张纮郑重的拱手,说道:“我虽参赞军机,却以为当今之计,欲平定豪强不宜倚靠大军。”


“不倚靠大军?子纲是打算劝降?”孙策眉头微蹙。 http://www.mianfeizhuishu.com给力小说文学网


张纮立即摇头,郑重的说道:“若叛逆之罪尚可投降,豪强复有何畏?反叛逆之众,皆有诛无赦!”


这个说法就非常契合孙策所想了。他虽然承认当前的豪强庄园经济,可却从未打算过与豪强地主们妥协。


凡是叛逆之辈,全部要明正典刑。不存在谈判余地。


“那子纲的意思是?”


张纮立即说道:“我以为要平定这些坞堡不宜以大军操之过急,而应交由名将能臣缓缓图之。将军则率大军主力急趋南下,击破王晟等贼首。贼首既除,余下之辈皆待擒而已。当地县令、将领无论是用计、用兵皆可处之。”


换了个思路,孙策只感觉豁然开朗。


他之所以此前有些焦急,无非是大军开拔,每日皆耗费靡重。


可若是大军能够长驱直入,一举击溃敌军主力然后撤回吴县,余下豪强交由一位能臣缓缓图之,则消耗将大幅削减。


只是究竟选哪位将领督管南部各县,这还真是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务必要避免大军刚刚击溃敌军主力,凯旋而归,后面叛逆就死灰复燃,局势重新糜烂的情况。


审视了一圈,孙策发现自己麾下最适合的将领还是太史慈。


首先太史慈的内政、奇谋能力就是当世一流。毕竟他号称天下之智士,本身就以奇谋而成为名士。


其次他的统军、武艺亦是江东诸将中首屈一指的存在。武艺方面,他在北海之围时,那是曾经在千军万马之中来去自如。射艺更是近乎于神,百步穿杨绝不在话下。


尤其射艺这方面,在平叛中能起到无与伦比的作用。基本上他一个人带上十几名骑兵就可以将一整座坞堡给围起来。


“你们几百人被我一个人包围了,还不速速投降?”这种话他是绝对能说出来的。如果叛逆豪强敢露头,搞不好还会被他一箭射死,整座坞堡都不战而降。他这种智士,最是会用只诛首恶,不问从重的手段。


最后孙策以减轻后勤补给为名,留八百精锐和两百骑兵给他,把他部下那些部队给带回吴县整编了。


孙策笑着对张纮说道:“子义乃文武全才,我打算让他督余杭、钱塘、富春三县军政,再派典农都尉率众两万在此处屯田,可保吴郡南部无忧。”


这三县境内形势极其复杂,不仅有豪强叛逆,还有严白虎等人占山为王。更接近会稽郡、丹阳郡,有山越流窜,敌军袭扰。


这就不是孙策挥军过去就能短时间平定的局势。


尤其富春县境内,富春山峰峦绵延,导致整个富春县地势都一片狭长,向西南探出上百里,几乎以富春山、浙江水这两条地理形势,完全隔绝开了丹阳、会稽两个大郡。


要平定这里必须有能臣耗费大量时间进行经营,还得有大军在旁威慑。


孙策现在的规划是只要能稳住南方即可。他们不出来攻破郡县,孙策可以暂时容忍他们存在,直到粮食收获,后勤补给充足。


有了明确的规划,孙策立即亲提大军主力急趋东南,他之所以兴师动众,率上万大军平定叛乱,就是要摧枯拉朽的击溃叛乱,防止战事糜烂,进入僵持。


可是当大军进入叛逆腹地,欲在混乱时局中迅速发起决战,击溃王晟部众之时。


充任先锋的邓当却亲自从前军返回,一路奔行十余里跑到孙策面前汇禀道:“将军,王晟部众数千人已经向我等投降。我部先登已经拿下王氏坞堡。”


“什么?投降了?”孙策略感诧异。他怎么敢投降的?


邓当立即回道:“将军,的确是投降了。据俘虏言,是王贼下令他们投降的。王贼单骑而走,不知所踪。”


蒋钦嗤笑道:“一场大败,他就吓破了胆?这莫不是向将军示好,以求将军放他一马,莫要在郡县通缉?”


孙策也笑了,他这要是示好的话,那可就太迟了。


但不论如何,王晟所部投降,整个吴郡算是彻底纳入了孙策掌控之中。


除了盘踞在富春县的石城山、富春山一带的严白虎,再没有人可以威胁孙策统治。


只用了半月时间,大军就摧枯拉朽的击溃了豪强叛逆主力,对余下的豪强绝对是一种威慑,让他们不敢再起叛逆之心。


不过要逐一攻克剩下的豪强坞堡,还是需要一段时间。


孙策大军开拔至余杭,他便正式下发任命,太史慈担任南部督,率部继续平定豪强,大军主力则暂时停驻在余杭休整,不再继续南下。


至于收编太史慈的部曲,则非常的顺利,除了太史慈本人配合之外,士兵们亦非常的热情。


军中甚至流传出了一个段子。


“想用钱收买我吗,这是对我的侮辱!”


“我本来是想这样大声斥责他,但他给的实在太多了!”


所有顺利选拔进入军中的将士皆按职位给发薪资。没有选入的亦无妨,将军在无锡县给发良田二十亩,并给绢帛三匹,钱一千作为遣散之费。


一千钱能买三十余石粮食,绝对足够一名青壮在江东安家立业了。


而良田二十亩更是让无数人激动的心潮澎湃,这可是良田!是能亩产十石的上田!只要勤劳耕种,哪怕休耕一半,明年收获百余石粮食亦完全不在话下。


到时候把富余的粮食一卖,立即就能在江东成家立业,甚至多收留几名流落江东的女子。


除了在余杭整顿大军,孙策停留在这里另一个重要事情就是筹措典农都尉屯田的事宜。


由于王晟部曲投降,基本上在余杭屯田的人手已经足够,等太史慈把剩余豪强扫平,在钱塘屯田的人员亦能足额。


组织两万人屯田,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最重要的就是怎么满足他们在屯田收获之前的口粮所需。


屯田士卒虽然比之军队更宽松,可以就食各处,在山里挖野菜,在水里摸河蚌,可也要有一定的谷粮消耗。


好在战事顺利,弘咨卖给孙策的那两万石粮食还没有消耗,可以暂时拿来应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孙策打算先跟刘由谈谈粮食应急之余,有没有什么纾困之法。


不过孙策正想着召见刘由,他的亲卫蒋钦却一脸喜色的走到孙策面前,汇禀道:“将军,有夫人的消息了。夫人已经派人过来联络,就在房外等候。”


孙策立即也面露喜色,豪强们忽然发起的叛乱,严重阻碍了吴郡南北的沟通,他派陈宝去接亲眷返回吴县,一直杳无音讯。


现在终于有了消息传来,的确是喜事。


“快让来人进屋详述。”


片刻后,叽叽喳喳的声音就从屋外传了进来。是陈宝那个小胖子无疑了。


但率先映入眼帘的却是一袭朱红色襦裙,紧接着一道身材高挑、英姿飒爽的倩影踏入房中。


“兄长!”


听到这欣喜的声音,孙策也露出了惊喜的笑容:“二妹!你怎么来了?”


没错,来人正是孙策的妹妹孙宁。


孙策笑着起身,迎了过去。几年不见,孙宁已经及笄,她只比孙策小两岁,算年纪其实现在也已经十八了。毕竟孙权如今都十三了,他上面还有个三姐,今年也要及笄。


只是因为父亲早逝,孙策这位长兄一直在外征战,所以这两位妹妹如今都还未嫁人。


十八岁的年纪正是女孩子一生中最美的花样年华,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哪怕不施粉黛也明媚的耀眼。


孙宁便是如此,亭亭玉立仿佛一朵盛开的芍药,内心热情而天性浪漫。


她笑着说道:“母亲让我过来的,询问兄长能否去一趟钱塘。”


“请我去钱塘?可是有什么变故?”


陈宝这时候从孙宁身后探出脑袋:“姊夫,有我在呢。能有什么变故!我办事,您放心。”


孙策笑着说道:“没事就好。我不是让你将伱阿姊他们接到吴县吗?怎么还停留在钱塘?”


陈宝抱怨道:“我本来是打算带阿姊他们直接去吴县的,可筹备上千人的粮食、行囊耽误了点时间,刚走到余杭,就听闻豪强叛乱了。我本来是打算继续前进的,这个女人不同意,还打了我一顿。”


恩~像是自己二妹会做出来的事情。


她性格其实跟自己前身很像,笑起来的时候让人如沐春风,但要较真的时候,也非常火暴果决。


当然,像才正常,不像才怪。毕竟她从小就跟在孙策身后,耳濡目染,行为处事难免都会受影响。


孙策笑着看向陈宝,问道:“你被打一顿就屈服了?”


“不屈服行吗?”陈宝懊恼的说道:“我要是不让着她,我怕她半夜带着十几名部曲进入我营帐,趁我睡觉的时候把我绑了。”


孙宁挺直胸膛,义正言辞的说道:“如果不是我全力阻止,你还不得一头撞进上万豪强的埋伏里?我们刚退回钱塘县,两千余豪强部众就追杀过来了。要不是舅父家在钱塘是大族,与我们合兵一处,三族部曲合兵抵抗,你恐怕在埋伏里就被俘虏了。”


陈宝叉腰,毫不相让:“胡说!一群豪强而已,被我们打的大败而归。要是当初继续前行,我一定能挺枪跃马率众杀出一条血路。这会儿说不定已经在吴县安顿下来了。”


年轻人肯定是谁都不肯服谁,让他俩争论下去怕是要吵个没完了。


孙策笑着打断他俩,对孙宁说道:“好了,你都赢过一回了,这次让小宝赢。跟我说说,母亲为什么要让我去钱塘。”


孙宁毕竟才十八,还有着少女的浪漫,轻哼一声:“那看在兄长的面子上,我就不跟他争了,算他说的对。”


“什么叫算我说的对?本来就是我有道理!”陈宝有些气急败坏。


孙宁直接不搭理他,对孙策说道:“母亲没说,不过我猜可能是为了调和兄长与王晟之仇。”


孙策眼中精光闪过:“王晟?”


孙宁点头:“王晟兵败就单骑南逃到了钱塘,他不敢向兄长求饶,就求到了母亲这里,请母亲出面求情。”


孙策笑了,这家伙还真是会打算盘啊。这个以孝治天下的年代,母亲出面求情,他还真不太好拒绝。


不过孙策可完全没有打算放过他,如今局势可跟历史上小霸王面临的局势完全不同。


孙策并没有滥杀,更与江东士民约法三章,这种情况下,王晟依旧率先发起叛乱,聚众反对他占据吴郡。


若如此还不杀之,威信何在?


不过他一个老头子,孤身一人,要杀他也就一句话的事情。


孙策就暂时将此事放在了一旁,而是饶有兴致的问道:“二妹刚才说你们退兵回到钱塘,与舅父一族的部曲合兵,三族共同击退了豪强部众?”


孙宁立即点头:“的确如此,我们三族合兵部曲约有一千两百余人,大胜之后还俘获了豪强部曲三百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