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其他小说 > 红楼之军功封王 > 第18章 逢冤

第18章 逢冤

  

【章末有彩蛋,关于锦衣卫的设置!】


“姓冯的,张官人这是抬举你,别给脸不要脸!”


冯渊还没答话,一旁狱卒已叫嚣起来。


抬起头来,冯渊低声道:“我不会变卖祖产,你们死了这条心吧!”


“敬酒不吃吃罚酒,找揍是吧!”


眼看狱卒提棍就要打人,张姓小吏伸手拦住,而后看向冯渊:“冯小兄弟,你这又是何苦!”


“须知钱财乃是身外之物,人死不能复生,你要想清楚!”


冯渊不疾不徐道:“我已是不肖子孙,岂能变卖祖产苟活!”


“你要想清楚,莫要冲动!”小吏苦口婆心,一副为他着想的样子。


冯渊低下头,毫不迟疑道:“你不必多说了!”


眼见他真的铁了心,小吏的表情冷了下来,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一秒记住小说网址www.mianfeizhuishu.com


“哼哼,你想一死了之,却未必那么容易,这应天府的大牢里……有的是让你生不如死的法子!”


走出牢房,看着仍低着头的冯渊,小吏冷冷道:“你这是自讨苦吃!”


小吏拂袖而去离开,两名狱卒却还没走,他俩在收拾还未动过的饭菜。


“小子,你可真是不长脑子,给了钱出去不就完了!”


“通判大人要收拾你,你又怎能反抗得了!”


白得一顿好吃食,两名狱卒心情高兴,才对冯渊多说了几句。


冯渊抓住关键,连忙问道:“不是薛家害我?”


意识到自己失言,两名狱卒便不再多说,麻溜收拾完东西就离开了。


待这些人离开,两边牢房的人便靠了过来,纷纷吐槽冯渊傻瓜不知变通。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小子可真是死脑筋!”


“只要活着,就有起家的法子,你还偏偏求死,真是蠢货!”


刚才的对话众人都听到了,大致也能猜到怎么回事,无非官府是诈他钱财而已。


对这些长待牢房,前途未卜的人来说,要是自己有钱就能出去,他们会毫不犹豫卖田卖地。


“即便你不答应,桌上饭菜总该吃点儿,白白便宜了那两个家伙……”


“太蠢了,这样的人活着,也不知得把爹娘气成啥样!”


被这些人连番贬低,让本就懊悔愧疚的冯渊,一时激愤竟晕了过去。


这下可好了,众人更骂他无用,编排一阵后就各自散去。


大概只过了十几分钟,吃饱喝足的狱卒折返回来,一桶水将冯渊从昏睡中泼醒。


“你倒是睡得安稳,却害得我们操劳……”


“起来吧,那边儿已经准备好了,烙铁钉板皮鞭子……有你受的!”


…………


冯渊在府衙大牢内受苦,另一头的锦衣卫大牢内,却有人吐槽饭菜太难吃。


在如今大明,作为上直亲军卫之首,锦衣卫的职能已经很单一,主要作为皇帝的眼睛分布全国。


每省设置千户所,专门负责一省消息打探,监督巡按御史在内的所有官员士绅。


“别抱怨了,你我还是该想想,接下来该如何!”王群面露愁容。


放下碗筷,喝了一口半两凉的茶,章秋佑叹了口气:“还能如何?大不了被贬官,回乡里读书耕田去!”


王群摇了摇头:“咱俩治下那些事,只要严查便可议罪,十三爷若一心立威,只怕不只是罢官!”


再度叹了口气,章秋佑说道:“怪只怪咱运气背,十三爷来了还低声议论,才成了出头鸟啊!”


“谁能想到,这十三爷年纪不大,却比太子还要严厉!”王群捶胸顿足。


牢房内沉默了下来,未知让他二人感到恐惧。


“咱们就这般坐以待毙?”


听到此言,王群无奈道:“此处叫天天不应,你我除了等还能做什么?”


一番思索后,章秋佑沉声道:“要不咱写个认罪的折子?求十三爷和太子宽恕,让我二人将功折罪?”


“这……倒也不是不行,但只怕没多大用处!”


顿了顿,王群接着说道:“你忘了,咱俩是被立出来的靶子,若把我们放了,今日朝会岂不白费功夫!”


今日议事是何情况,他二人分析一下午,早已经了然于心,知道太子和朱景洪是在唱红白脸。


“依你这么说,咱们是没救了!”


“也不尽然,说不定外面已有人设法搭救咱们,想必你也明白……和咱们一样有事的人多!”


被王群这么一点,章秋佑立马明白过来,心中又泛起了希望来。


“那这折子,还写不写?”


“写,当然要写,反正闲着也无事!”


他俩作为官员,虽然住牢房自然更高级,除了座椅床位,笔墨纸砚也是有的。


一人负责研墨,一人负责书写,大概只用了半个小时,一份精雕细琢的陈情书便新鲜出炉。


二人各自署上姓名,然后便呼唤守卫在外的看守。


看守做不了主,便将折子送到了上司处,然后又送到了百户处,最后送到了千户李文钊处。


李文钊最近很忙,作为皇帝派驻地方眼睛,剿倭的事他要盯着,白莲教的逆贼他得查,地方官的烂事他得调查,如今清账的事他也得监督。


以至于到了晚上,他还在看各地传上来的奏报,还得从里边儿筛选出有价值的。


作为派驻金陵的锦衣卫千户,李文钊虽只是五品武官,但也是这一省有数的大人物,金陵官员谁见了都打怵。


但此刻面对区区一份折子,他却是一脸的郑重。


“千户大人,这是牢里那两位的陈情书,您看该如何处置!”百户恭敬提问。


谁知李文钊问道:“你说该怎么办?”


作为他的心腹之人,百户思索后答道:“大人,卑职以为,还是送的好!”


“为何!”


“大人,今日之事是太子爷和地方争斗,咱们的事已经够多了,能不掺和还是躲远点儿好!”


微微点头后,李文钊说道:“那就送过去,如何处置咱就不要操心了!”


百户的话其实提醒了李文钊,这件事不只是太子和地方在斗,更关键是太子和睿王在斗。


他锦衣卫千户固然威风,可对皇家而言仅是家奴,这等夺嫡之事自然躲远些好。


“你怎么还不走?快送过去!”


“大人,还有件事,卑职不知该不该讲!”


李文钊没好气道:“有屁就放,没看到我忙着?”


“今日十三爷跑出了行宫,与薛家大爷起了冲突,十三爷把薛家人暴打一顿后,派人将他们送去了应天府!”


“金陵薛家?他们张狂跋扈,也算是活该!”


“这件事,要不要上报?”百户试探着问道。


朱景洪很不安分,所以近期给锦衣卫的御旨中,着重提了要看住他,有情况要及时汇报上去。


但如何把握其中的度,就很考验李文钊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