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重生三国之刘焉之子 > 第190章 十万火急

第190章 十万火急

  三万大军,马车三千辆,对外号称三十万。

  青州牧袁谭亲自带队,开始巡视青州。

  人马车连绵不绝,迤逦十数里,旌旗更是遮天蔽日。

  “嘿!嘿!嘿!”

  的口号声山呼海啸。

  所过之处,官员百姓夹道相迎。

  百姓中送鸡蛋的,送米面的,沿着道路磕头的,还有青壮想从军的......

  声势之下,郡县中的豪强大族无不震撼莫名。

  近期开始上窜下跳的刘氏宗亲王们,也开始消停下来。

  ......

  对新兵来说,行军、安营、下寨......这次巡视,就像是一次军事演练。

  根据袁谭等人的路程安排,此次巡视一共大约有三千里左右的路程,预计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只要这三千里路走完,这两万多新兵,就属于一定意义上的老兵了。

  再穿上甲扎,拿上刀兵打几场实仗,在州郡中便称得上精兵。WWω.xxδ壹㈡э.NeT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正常三千辎重兵是不够的。

  但因为都是在青州地盘,粮草,肉食等物可以由郡县提供一部分。

  大军沿着济南国的南方,先到济南国的治所东平陵。

  济南王刘康赶紧带着豪强大族们来劳军。

  接着大军一路向西进了齐国境界,齐王刘承和相国曹嵩更是一掷千金,道路两侧布满鲜花......

  这两人钱粮花的袁谭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暗想曹嵩当年干了那么多年的大司农,捞的不是一般的多啊。

  也许买三公花的钱对他来说,对他来说都是九牛之一毛。

  再进入北海国,仪式上就差了很多。

  但诸葛玄兢兢业业,为袁谭征辟了不少人才,比如一个叫是仪的,据说很有才干。

  袁谭当即就愣住了,还有这个姓?

  一打听才知道是孔融当北海相的时候帮他改的......

  北海康王也算是老相识了,他现在对于袁谭治下不是一般的满意。

  劳军的钱粮也是大手笔,不知从哪里买了大量的猪肉、狗肉等。

  几个月不见,诸葛亮的个头开始明显的上蹿了,相比之前,脸上带了不少沉稳之色,听说已经在府中历练。

  袁谭想了想后,还是诚心的劝说诸葛玄,要把诸葛亮送到学堂去学习,不能过多的接触杂务,以至于拔苗助长了。

  诸葛玄连连称是。

  随行的鼓吹署令孔顺当即写了一篇:“《袁青州劝学记》。”

  暗自准备作为青州内幼学的启蒙读物。

  当然,袁谭也见到了经学大师郑玄。

  论起祖上,原来郑玄的远祖叫郑国,是孔子门徒七十二贤之一。

  而郑玄本身最厉害的还是数学,他儿子郑益恩也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一听是数学高才,袁谭终于想起了快被累死的左司农中丞郭谌,然后辟郑益恩为右司农中丞。

  同时调整两人职务范围,郑益恩负责除军队之外的财政工作;郭谌负责军队之内的财政工作。

  都包括俸禄和功绩的记录、发放等等。

  至于郑玄本人,由于已经六十五岁的高龄,便被袁谭辟为青州太学的经学博士,并特赦可以居家不去上任(享受相关俸禄和待遇)。

  郑玄本就不想奔波,但执拗不过孔融和蔡邕两人,一听袁谭如此体贴,顿时开心了不少。

  ......

  离开北海国,下一站就是东莱郡。

  袁谭等人沿着北海国的南侧行进。

  还没有抵达东莱郡,黔陬令王典就带人出城两百里迎接。

  然后开始趁机进言。

  话里话外暗示袁谭把琅琊国和泰山郡吞了。

  还说在泰山郡和琅琊国北部交接处的沂水和沭水之间,发现了一处超大的铁矿。

  存量足够武装一百万大军的刀兵器具......

  为表忠心,王典还积极的要把家眷,甚至王雄、韩龙等人都打包送到历城去。

  最后说自己还有两个哥,一个叫王融,一个叫王谊,他现在正在写信,准备把他们都拉过来......

  他算是世家大族中的明白人,从青州圣法中窥到莫大的好处。

  对于这种有能力有眼界的人才,袁谭一向是不吝提拔。

  当即同意其把家眷、王雄、韩龙等送到历城安顿。

  并允诺其若能邀请其兄王融和王谊前来,则一个辟为平昌令,一个辟为朱虚令。

  王典一听,顿时大喜。

  这三个县都位于琅琊国的北侧,公子这是允许他们以王家之力,开始蚕食琅琊国了。

  “诸葛家在琅琊国也是大族,根深蒂固,平昌县和朱虚县都在北海国境界。

  你和诸葛北海可要通力合作啊!”

  袁谭自然不可能把权力全部交给王典,而是提出了一个更好的建议。

  “唯!”

  王典愈发喜悦,在懂得权衡,做事不过分的人手下办事,就是舒适。

  诸葛玄乃是北海国相,诸葛瑾还未成年,就已经是治中大夫了。

  明眼人早就知道,诸葛家是袁谭的心腹重臣,仅次于郭家的存在。

  而他王典,不过是公子当年请诸葛玄出山,顺便稍带的,所以安置在鸟不拉屎的黔陬当县令。

  如今虽然看似让诸葛参与进来,但他王家想原本侵吞琅琊国是力有未逮。

  加上诸葛家自然更加稳妥。

  最关键的是,经由这样的安排,他王家已经从青州可有可无的小角色,一跃成为和诸葛家并驾齐驱的存在。

  青州三大世家之郭家、诸葛家、王家啊!

  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面对局的利益时,一定要敢于把一家子都压上去,反正自己又没有后代......

  袁谭哪里知道王典的小九九,这边刚商议好大事,就见一个人哭着跑了过来。

  仔细一看,原来是王卢九。

  当年阳都县的县令,弃官跟着他跑到了青州。

  但因为不出名,袁谭扭头就忘记了这个人,随后也没啥好安排。

  袁谭心有愧疚,想了想,又是草创阶段就愿意弃官跟随的人。

  于是给安排了个肥差,司农从事,帮郭谌和郑益恩打下手,还同意他把家人都搬迁到历城去。

  好不容易停止哭泣的王卢九,闻言又感动的哭了起来。

  顿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就在这时,后方一匹骏马疾驰而来。

  “十万火急,十万火急!!”

  一边奔走,一边还口中厉喝,嗓子都沙哑了。

  “十万火急?”

  众人皱起眉头。

  袁谭不动声色,心中疑惑:这个时候,能有什么十万火急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