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曹家长子小说 > 第118章 雒阳旧事

第118章 雒阳旧事

  “面对强敌,纵然千难万难,也要迎难而上!”

  老者掷地有声。

  话说到这里,袁谭已经猜出了老者的身份。

  王允王子师。ノ亅丶說壹②З

  三国演义中设连环计,说反吕布,杀死董卓。

  最后却因刚愎自用,败于李傕郭汜之手,身死族灭。

  “当年,老夫被宦官迫害,多蒙次阳公多方营救,方才留下此命!”

  王允低头看着散落一地的棋盘,似是陷入了回忆。

  “小袁公子,你知道董卓初来雒阳,仅仅数千军马,为何能独霸朝纲么?”

  袁谭并没有插话。

  这个事情,他也有想过。在汉灵帝死后,袁隗任太傅,已经是三公之上的上公了。

  又与何进共录尚书事,属于真正的顾命大臣,相当与何进共治天下。

  也就是说,执掌朝纲了。

  但随后情形急转直下,何进被杀。

  按说这个时候,袁隗这唯一的顾命大臣,独掌朝纲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而董卓,只是袁家的门生故吏之一。

  为何他到了雒阳,就轻而易举的霸占了朝纲,废掉了袁隗呢。

  而袁隗的马前卒,袁绍与袁术只能落荒而逃,去开辟新的战场了。

  “因为在雒阳的百官士人公卿的眼中,董贼做的更好。

  他们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抛弃了袁家,投向了董贼。”

  王允的语气中透露出几丝嘲讽。

  “他们却没有想过,董贼虽然也是世家子弟,但却长久生活在边关,性格粗鄙,与武夫何异!

  事到如今,一个个惶惶不可终日,却不思如何扳倒董贼,依旧念着如何多捞取一些利益,哼,与蛀虫何异!”

  此话一出,袁谭终于难以保持平静,吗的,又是权力的游戏。

  果真古人的智商,能做到高官级别的,没有一个傻逼。

  “王老伯,不知当年事情,究竟若何呢?”

  作为一个穿越者,一个三国爱好者,袁谭自然想探寻历史的真相。

  那隐藏在史书几个字之下的纵横捭阖。

  “当时,董卓初入京,因救驾之功被任命为司空。

  而董卓明确的一点就是,他对朝政没有任何兴趣,他只要军权。

  也就是说,董卓相当于替代了何进的大将军之位。

  这个时候,如果能把次阳公的位置废掉,袁家的势力在雒阳会空出多少位置?

  可以说,董卓抛出的这个诱惑,天底下所有的士族和百官,都无法拒绝。

  接下来,就是如何彻底打倒袁家的势力。

  所以,当两天后,董贼召唤百官在显阳苑共议,议什么,议废帝!

  为何要废帝呢,因为少帝是次阳公和何进所立,顾命大臣是次阳公和何进。

  和他董贼没有任何关系。

  而这个时候,如果废掉了次阳公所立的少帝,重新立陈留王为帝。

  那他董卓就成了真正的顾命大臣,独掌朝纲也就有了法理支撑。

  同时,也将袁家的势力彻底打倒。”

  袁谭:“......”

  一直都说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但在天下其他世家的眼中,袁家又何尝不是眼中钉,肉中刺呢!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袁谭喃喃出声,心中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当你站到权力的最顶点时,茫然四顾,似乎再没有敌人,但实际上,所有的人都是你的敌人。

  何进死了之后,剩下的袁隗即将独掌朝纲。

  而天下的其他世家又怎么会坐视这种事情发生呢。

  董卓这个曾经的袁家故吏背叛,甚至可能有世家穿插其中,挑拨为之。

  不然的话,董卓作为一只一直很听话的狗怎么忽然就反叛了呢?

  作为袁家长子,袁谭是知道一些秘辛的。

  当时袁绍和何进谋诛宦官,准备借助外兵逼迫何太后。

  挑选的两支外兵也是有讲究的。

  董卓是袁隗的门生故吏,属于袁家的人。

  而执金吾丁原,则是何进的人。

  这个就是一种平衡。

  但何进不知道的是,执金吾丁原,其实和袁家也有些关联。

  也就是说,这两支军马进雒阳,其实都是袁家的后援。

  因为袁家指挥不动雒阳的禁军。

  老夫说了这么多,你就看出了一句大白道理?

  月满则亏,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这样说!!

  王允眉头微皱,但仍继续说道:“当时董贼说:‘刘氏种不足复遗’,又说:‘卿不见灵帝乎?念此令人愤毒!’

  哈哈哈哈哈,其悖逆之心如此,可你知道在座百官何等反应么?

  没有反应!!”

  袁谭瞪大了双眼,似是有些不敢相信。

  董卓话里的意思是,“你们不知道汉灵帝么,那是何等的令人愤怒怨毒。

  刘氏皇族留着也没有什么用了!!”

  这种话,当着百官的面说出来,众人居然没有反应!!

  什么情况?

  皇帝当到这个份上,也难怪很多人想着叛逆了。

  “当时令尊反对,并让董贼与次阳公讨论,其实也是缓兵之计吧。

  但董贼悖逆之徒,正谋求独掌朝纲,又岂会再与旧主复议。

  他当即嗤之以鼻,说‘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

  之所以敢说出这种话,就是因为百官和士族在他背后撑腰。

  话说到这个份上,谈判已经破裂。

  令尊横刀而去,百官大惊失色。

  哈哈哈哈哈哈,董贼说出那样的悖逆之言,他们不大惊失色,而令尊横刀离去之后,他们反而大惊失色!!

  大汉立国四百年,养士四百年,就养了这样一帮心怀鬼胎的蛀虫!!”

  “子师此言有失偏颇!”

  就在这时,帷帐掀开,一个五十左右的文士,信步走了进来。

  其竟是一直隐藏在帷帐之下。

  袁谭心中微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

  今天这个局,自己似乎是个引子。

  这帮家伙,又在玩什么心眼。

  袁谭干脆的躬身一礼。

  “小袁公子!”

  对方向袁谭回了一礼,“老夫复姓士孙,名瑞,字君荣。

  这位是王允王子师!”

  袁谭再次行礼:“小子见过士孙公,见过王公。”

  士孙瑞道:“小袁公子有句话说得好,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为寇仇。

  自光武帝后,刘氏与士大夫共天下,此乃汉再次立国之根本。

  然则实际上呢,汉之权力,在宦官与外戚之间来回交替。

  我等士大夫参杂其中,成了韭菜一般,杀掉一茬,再杀一茬!

  哈哈哈!

  恒灵二帝时,更是彻底打破了规则。

  二次党锢之祸后,天下士人对刘氏已失望透顶。

  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为寇仇。

  若不是太平道之乱,党人焉有起复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