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曹家长子小说 > 第126章 郿县坞堡

第126章 郿县坞堡

  被曹操和戏志才念叨的袁谭,已经进入了郿县的坞堡。

  坞堡城墙如长安城一般,同样由黄土夯砌而成,高度接近二十米。

  城墙外引渭水形成了宽约六七米的护城河。

  整个坞堡看上去雄浑大气,格局甚至超过了一般的军事堡垒,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县城。

  城门楼内的位置还有瓮城的设计。

  进入城门的时候,袁谭下意识的抬头看了一下,上面居然是有悬空夹层的结构设计。

  也就是说,如果有军队攻破了城门,杀将进来。

  守军在城门上方夹层的位置,可以布置弓箭手或者石块等物,对攻进来的军队进行再次打击。

  甚至可以在夹层烧上一锅热油泼下来,然后扔上一个火把。

  纵使冲进来的是精兵强将,也抵挡不住城门内的火海。

  董卓不愧为经年打仗的老贼,居然有这么新奇的想法和设计。

  袁谭心中感慨,他一直以为城门楼内只是通道,上方就是实打实的呢。

  这个设计可以用到青州的各个城池。

  如此一来,再精锐的士兵也无法攻破城门。

  除非他们攻破城墙,或者是祸起萧墙。

  坞堡之内,董氏的族人及仆从们已经在夹道欢迎董旻的到来。

  为首的是一个垂垂老矣但衣着华贵的老妪。

  董旻方才还得意洋洋,满面笑容。

  看到老者,立马滚鞍下马,冲到老妪面前,跪下道:“老祖宗哎,您怎么出来了!”

  老妪颤巍巍的说道:“老身年九十了,不知哪天将死,能多看儿郎一眼,便要多看一眼!”

  董旻赶忙劝解:“老祖宗说哪里话,我和二兄还要给您庆百岁大寿呢!”

  说着搀扶着老妪,向内走去。

  这时,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蹦蹦跳跳的上前,一把抓住了董旻的袍角。

  脆生生的叫道:“三叔公!”

  “哈哈哈,某当是谁,原来是咱家的渭阳君啊!”

  董旻一边笑着,一边蹲下身子,把小女孩扛在了肩膀上。

  “三叔公,大父什么时候回来啊,小白都很久没有见过他了!”

  小女孩坐在董旻的肩膀上,伸手去抓头盔上的羽翎,猛地扯在手中。

  董旻有些无奈,道:“你大父事情繁多,朝廷里很多人都想对付他,平时是很难回来的!”

  董白撅起了嘴唇,道:“还不如以前呢,大父现在一点都不好!”

  “是,是,是!咱家小白说的是,回头我就和你大父说,让他辞了相国,天天在家里陪小白。”

  “咯咯咯咯!”

  董白终于笑了起来,“三叔公,我想去城外外,天天呆在这个·城里,好像牢狱一般,讨厌死了!”

  董旻一怔,是啊,坞堡岂不就像个牢狱。

  他点点头道:“好,好,好,三叔公先安排好一些事情,明日便让人带你出城玩。”

  “三叔公最好了,比大父还好!”

  董白拍着小手,想把之前拔下来的羽翎插回去,可插了几次都插不进去。

  着急间忽然用力,还飘到了地上。

  这时,跟在身后的一名婢女弯腰捡起了羽翎,道:“妾身以前做过貂蝉官,将军的羽翎由妾身来整理下吧。”

  “哈哈哈,貂蝉姐姐最厉害,三叔公,快把头盔给貂蝉姐姐。”www.mianfeizhuishu.comδ1贰З.nET

  董白一边笑着,一边抓住董旻的头盔使劲的扯了起来。

  董旻无奈的解下盔带,然后接过了头盔,递于那名捡起羽翎的婢女。

  他并没有多看,这个婢女可是二兄最喜欢的一个婢女,在坞堡中也算是地位超然。

  原本貂蝉等人都安置在长安城的堡垒里,经常由二兄的义子吕布看护守卫。

  但近期,董卓有些心神不宁,便想回万岁坞修养一段时间,于是先把内眷都迁到了万岁坞。

  这次更是让董旻带兵来万岁坞整顿防务。

  似乎是意识到了什么,前段时间二兄还和他说,事情如果能成功,那就拥有整个天下。

  事情如果不能成功,那么就守住万岁坞,凭借着里面的财富和钱粮,足以安稳生活三十年。

  三十年的时间,足以坐观天下的成败是非。

  如此,也算是给董家留下一条后路。

  毕竟,董卓自从迁都长安以后,本来的性情越来越难以压制,杀的人也越来越多。

  残暴如董旻,有时候也心惊肉跳。

  幸好的是,长安城内外的兵权,都在他董家人的手中。

  压下心中的一丝担忧,董旻脸上挂着笑,左手扶着母亲池阳君,右肩上坐着从孙女渭阳君......

  袁谭等人自是远远的看到了这一切,不过随后便被管事带偏了方向。

  来到一处宽敞的院子中,又有新的管事前来交接。

  袁谭少不得又要出血,这董家管事们胃口极大,等闲几千五铢钱根本不放在眼中。

  只有一块马蹄金,才能起到效果。

  袁谭当即大气的送给了新管事两块马蹄金,然后又再次奉上了拜帖。

  并言说从长安城带来了不少礼物,希望能亲自送给坞堡里的董家众人。

  可惜的是,新管事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袁谭拜会董家众人的想法。

  只声称会把拜帖送给董旻,具体由董将军决定。

  同时让袁谭提供所有礼物的清单。

  因天色已晚,明早会安排人来搬运礼物。

  待到管事离去后,袁谭指挥众人,取出了隐藏在货物中的一些短刀,然后藏于院中。

  随后不久,新管事安排的人,就送来了肉食和粮食。

  众人饱餐后一夜无话。

  打鼾的声音此起彼伏。

  只有袁谭的单间中还好些,典韦睡在门口偏房。

  袁谭抬头看着窗外。

  郭嘉应该和王允有接触了吧,不知道能不能说服王允,。

  ......

  第二日一早,新管事果然带了一批人过来,拉走了袁谭等人所带的货物。

  接着又有一批人过来,看面相和语气,大概率是酿酒的同行。

  被安排过来名义上是学习,实际上是学习和监视。

  既然假装酿酒师,袁谭自然做过一些功课,但现在就交出去,未免太儿戏了。

  “先生的酒是怎么酿的?多久能出酒,需要什么粮食?”

  袁谭冷道:“咱家的古道九酝,酿酒的法子是有,但不轻易外传!”

  那为首的汉子还要耍横,典韦等人早跨步上前,猛地瞪了过去。

  看到对方魁伟,且又凶神恶煞,那为首的汉子连退好几步才反应过来,忙道:“你们莫要闹事啊,俺去找董管事理论!”

  说着便带着众人灰溜溜的离去了。

  不一时的功夫,那新的管事带着十几名兵丁,怒气冲冲的走过来。

  人还没到,就大声叫嚣道:“哪个是管垣,莫不是想找死!”

  袁谭坐在石几上纹丝不动,众人闪出一条通道。

  看到之前还嬉皮笑脸的管垣,此刻摆起了架子,新管事更是火冒三丈,直接冲到对方面前。

  这时,袁谭身后的典韦忽地瞪大了眼睛,怒目而视。

  新管事等人这才发现对方人熊一般的身躯,再看其他人,也是一个个雄壮威武,气势逼人。

  他下意识的咽了口唾沫。

  袁谭抬眼扫了对方一眼,冷喝道:“这位管事,咱们管家好歹是青州大族。

  也是敬仰董将军为人,这才情愿到这郿县坞堡中,传授祖传的酿酒法子!

  你们把咱们的礼物拉走倒也罢了,本就是要送给太师家公子小娘的。

  董将军事忙也就算了,没一个主事的来给个说法?!

  派了几十个酿酒的匠人,就想把咱们祖传的手艺拿走!”

  “咳咳!”

  那新管事脸色发白的清了清嗓子。

  对方的货物,他可是私吞了不少,这事要是闹大,对他也没好处。

  原本看着对方满脸堆笑的还以为是个软柿子,谁知道竟是如此火爆。

  “拜帖和礼物已经送给府上了!”

  新管事斜向上拱了拱手,“什么时候见,左将军自有安排。

  你既然想要说法,等着便是,不过酿酒乃是左将军心心念的大事,若是耽搁了,你们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那是自然,咱们要的,也是左将军一句话而已!”

  ......

  董旻一早起床,直觉的神清目明,他有些疑惑的眨了眨眼:“奇怪,昨日这酒喝的恁晕,今天应该头疼欲裂才是,怎么倒无一丝不适。”

  接着,十几个婢女进来,开始服侍董旻起床。

  不一会的功夫,董旻收拾停当,看着前来的管事,问道:“管家人开始酿酒了没?”

  那管事一怔,忙从怀中掏出拜帖和清单,道:“启禀左将军,管家人昨日送了拜帖,还有礼物。”

  “嗯,管垣倒有些意思!”

  董旻接过礼单好拜帖,随便看了几眼,便丢在一旁。

  礼物虽多,但他并不怎么在意,拜帖写的虽好,他也不怎么放在心上。

  见董旻心情不错,那管事又道:“不过早上酿酒的匠人前去,却被管家的人赶了回去。说是想要个说法。”

  “呵呵!”

  董旻淡淡一笑,“管家确实是青州的世家大族,祖上是齐国名相管仲,世代有人做官。

  不过青州屡遭黄巾贼肆虐,族人大多奔逃至辽东,留下来的一支想来也有些势力。

  也罢,且见见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