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曹家长子小说 > 第195章 知廉耻的王门

第195章 知廉耻的王门

  虽然知道摆了个乌龙,但营寨都立下了,自然没有撤回的道理。

  更何况,此处与渤海郡相接,距离所谓涿郡也不过百里左右。

  袁谭开口道:“大司马对于奋武将军约束不足,导致其兵寇略青州诸县。

  我将出兵讨伐公孙瓒,并上表天子和大司马。

  希望大司马能体谅我之心情,将此处渡口暂且借由我军驻扎。

  待公孙瓒大军退去后,我必将归还此渡口于大司马。

  ......”

  话锋一转,又道:“若是大司马不愿暂借,我将上表天子,奏大司马一个不察之罪!”

  程绪拱了拱手,道:“好,在下会将袁青州之话,转述于大司马,如此就告辞了!”

  “且慢!”

  袁谭道,“程从事啊,我有一良言相告汝和大司马!”

  闻声,程绪停住脚步,转身拱手,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袁谭道:“公孙瓒此人暴戾好杀,刻薄寡恩,又嫉贤妒能。

  大司马若真心要节制他,还须做好万全准备,当心被其反噬。

  至于汝,汝既然自称是大司马的从事,还须泾渭分明,抛去和公孙瓒之间的交集。

  否则,敌我难明,一旦争锋起时,便有杀身之祸。”

  程绪冷笑一声:“袁青州欲用间呼?”

  袁谭正色道:“阴谋诡计乃是小道,我能雄踞青州,靠的是天子圣眷和宽厚仁德。

  区区反间,自然不屑为之。

  不过汝之言,让人难辨立场,故善意提醒罢了。”

  “既如此,那吾就多谢袁青州了!”

  程绪不阴不阳的回了一句,转身离开大帐。

  ......

  “恶来,把王门带过来!”

  不多时,王门来到了大帐中,对袁谭拱了拱手道:“启禀公子,某来了!”

  他虽然也算高大雄壮,但和旁边的典韦一比,自然小了一圈。

  正在观看沙盘的袁谭头也未抬,只开口问道:“我待麾下如何?”

  王门道:“大公子赏罚分明,宽仁厚爱!”

  袁谭这才转过身,笑道:“你莫不是以为我宽仁厚爱,便不会杀人了?”

  王门一愣,却拱手道:“大公子刚烈好杀人的名头,在下亦有所耳闻。”

  这小子,倒是有点不卑不亢,袁谭眼睛微眯,冷道:“既然如此,你又为何要取死?”

  王门仰着头,道:“大公子何出此言,某实不知!”

  荀攸开口道:“渔阳郡乃是刘虞治下,鲜于家盘踞之地,与公孙瓒并无关系。”

  王门点头:“正是如此!”

  荀攸怒喝一声道:“那公子定下攻略渔阳郡,突袭公孙瓒后方,令其首尾不能相顾时,你为何不说?”

  “公子和你们也没有问啊!”

  王门反问道。

  袁谭差点被王门气笑:“你这是身在曹营心......嗯,身在楚营心在汉了!”

  荀攸挠了挠头:曹营?!暗道公子您得有多么讨厌曹......

  王门当即跪倒道:“某,王门,乃是知恩义廉耻的人。

  既然身在公子营中,便为公子效命。

  公子军中但有所问,某知无不答,若有冲阵,亦是一往无前,至死方休。

  但公孙瓒是某的旧主,对某亦有恩义。

  所以公子不问之处,容某不会主动告知。”

  袁谭愣住:“......”

  这是什么意思?

  投降投一半么?

  典韦听了半天,这才明白怎么回事。

  当即出了大帐,不一时返回,手里拿着一把大斧,瞪着眼睛站到了王门的身后。

  袁谭见典韦这一出,只觉有些好笑,摆手道:“恶来,不必如此!”

  上前一步,扶起王门,道:“如此说来,汝倒也是重情重义之人......

  罢了罢了,让你来带路进攻旧主,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王门再次跪下,道:“门多谢公子体谅!”

  袁谭点点头,却扭头看向荀攸,道:“公达,既然王门念及旧情,不愿主动告知。

  你便把军中自都伯以上的军官全部喊过来,发动大家想象。

  把我们能想到的问题,只要和这场战役有关联的,都想出来,一个一个的问!

  请王门为大家解惑。”

  荀攸连忙上前,道:“唯!”

  王门的脸色顿时有些难看,但却没有再说什么。

  袁谭接着道:“公孙瓒暴虐好杀,你即已在我军麾下,将士们的家眷留在此处,难免受到牵连。

  我担忧于此,此次来幽州,其实还有一件事情。

  就是把你和原麾下兵卒的家眷全部接回青州!”

  王门一愣,随即第三次跪倒在地,神色激动道:“公子大恩大德,某门必誓死以报啊!”

  ......

  在袁谭的眼色下,荀攸还是象征性的喊来了几十个军官。

  大家组织一个闻讯会,仔细的认真的向王门问了一千多条问题。

  到了最后实在想不出来,甚至连王门老家门前有没有歪脖子树,隔壁有没有寡妇,村中小娘喜欢穿什么颜色的内衣都问了出来。

  王门只说的口干舌燥,嗓子冒烟......

  ......

  与此同时,袁谭还在看着沙盘,研究着战术。

  来到了幽州,第一件事情是做什么?

  是突袭公孙瓒的老根据地辽西,还是现根据地涿郡。

  或是直接进军渤海郡,与袁绍军会师夹击公孙瓒。

  一番思量之后,袁谭最后还是决定先去涿郡,顺便去帮他的便宜老爹袁绍擦屁股。

  在他看来,袁绍有一个很致命的缺点,就是弃子弃之如敝履。

  卢植不管怎么说都是海内闻名的大儒,而且朝堂之上,也有不少旧友故交和门生。

  袁绍为了打击公孙瓒,便把卢植请为军师。

  借用其名声和涿县的势力,最终以弱胜强击败了卢植的弟子公孙瓒。

  但在故安和拒马水之战,卢植受不了舟车劳顿病故之后。

  袁绍不但没有征辟卢植的儿子为官,反而任由对方带着卢植的尸体返回涿县老家安葬。

  这,涿县现在可是公孙瓒的势力范围!!

  就算公孙瓒念着师徒那份情谊,不会做什么迁怒的事情,但乱兵四起,保不准有什么山贼什么的杀过去啊......

  卢植为了你病故,你要善待对方的子嗣和家眷啊,说难听,这叫收买人心。

  在这一点上,曹老板做的就比袁绍好多了。

  毕竟你怎么对待死去麾下的家眷,死去的麾下虽然看不见,可现在的麾下也都在看着呢!

  谁拼搏不是为了子女有个更好的出路。

  后来冀州之所以那么多的二五仔,其实和袁绍这个性格缺陷,也有很大的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