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大明亡国还剩五天,他穿越成崇祯 > 第34章 新军之法和新军器

第34章 新军之法和新军器

  各大军帅带着各部军士出城分营安顿好,驻扎在早先选好的军营,三个军营在北京城二十里外的三个方向。

  等各大军帅回来跟皇帝复命时已是午时,为什么崇祯还要召集各大军帅呢?新兵有了,还得给新军练兵之法啊,否则各军帅都按自己的想法来练军,那和历史上的又有何区别,那也不算崇祯的新军!

  科学院内崇祯领着各位军帅边参观边讲解自己撰写的新军之法。

  现在每个人手上都有一本《皇帝新军之法》,众人现在只是大概看了一遍,感觉陛下这练兵之法很特别,和传统的练兵之法大相径庭。

  第一部分是军魂铸造,皇帝的意思是,以往的当兵只是吃粮,或者兵役所迫,被捉来的壮丁,士卒没有自己的思想,将军叫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将军要造反士兵也跟着,随波逐流,这种军队是臃肿的,战斗力是靠人数的堆积。

  而新军之法练出来的兵,要求士兵要有思想,知道为什么当兵,士兵是保家卫国的战士,为百姓安居乐业而战,为国家繁荣昌盛而战等等。还有皇帝亲军必须要服从皇帝的命令,皇帝是军队最高领导者,诸多思想的灌输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

  第二部分是军纪,皇帝把军纪的执行单独拿出来由军法司执行,也就是说全军上下包括军帅,都要服从军法,在书里皇帝强调“军事法庭”一词,就是由军法司、兵部等组成的机构,来审判被告违反军法的人,不受刑部影响,单独司法审判。还有军法司还负责将士的赏赐。

  这就是说军帅只管带兵打仗就行了。

  第三部分是军士体魄标志和操练之法,这部分很新奇,什么负重长跑十里、单杠引体向上、平衡木等等听都没听过的项目。

  第四部分是军器,包含各种冷兵器、火器、盔甲等等。

  第五部分是军种和编制,每支军队,包含步兵多少人,轻骑兵多少人、重骑兵多少人,还有燧发枪兵、炮兵等等,每一兵种都细分。

  ……

  诸将越看越心惊,皇帝这本书堪称兵家奇书,以往的兵书都是些泛泛之谈,想学好兵家知识只有拜师,而皇帝这本书已经细到连军士何时起床何时睡觉都安排好了。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们知道按照陛下这本书练兵,肯定能练出钢铁之师,意志坚不可摧之师,而且思想统一,正如陛下之前所说“万人如一人”,难怪陛下和张之极打赌时信心满满,这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用后世的话来说叫“降维打击”。

  诸将紧紧握住书本,好像什么稀世珍宝,对皇帝由心底拜服。

  “诸位爱卿,看第五部分,朕给你们各军的编制都是十万人,后续的人你们继续招募,但要求一定要严格!”

  “尊命陛下!”诸将回应道。

  “还有诸位爱卿看一下第十部分,现在所有新军执行新的等级标志,以往的各种将军,连朕都分不清,何况底下士兵呢?”

  “按照新规,十万人为一军,设军帅一人,下辖十师,万人为一师,每师设师帅一人;每师下辖十团,千人为一团,设团长一人;每团下辖四营,二百五人为一营,设营长一人;每营下辖两连,一百二十五人为一连,设连长一人;每连下辖五排,二十五人为一排,设排长一人;每排下辖两班,十二人,设班长一人。从军帅以下,全军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暗合九五之数,加军帅一人乃成天数,十万!”

  “其余各个作战单位皆设两名副职,诸多细节众位爱卿还得回去后仔细研读!”

  “陛下圣明!”

  “还有第十一部分的宪兵,宪兵即司法之兵,归李邦华的军法司统领,具体要诸位研读了。”

  “臣等遵旨!”

  一路上崇祯都在讲,诸将也在默默理解,不懂得都一一提问了,气氛十分融洽。

  终于到了一行人到了军器库,徐光启和孙元化上前行礼,真是工科男,之前封将时都不见他们动一下,只顾着自己的研究,现在皇帝直接到他们地盘了,不出来都不行了。

  徐光启和孙元化二人稍有些凌乱,脸上都是污渍,其他人看到都啧啧称奇,这可是正二品大员啊,还入阁的。二人也连连告失仪之罪,崇祯挥挥手,表示不在意。

  “徐爱卿来给朕介绍一下,最近的成果!”

  “臣尊命!陛下先看这些铠甲吧!”

  “陛下这是步兵甲,防照宋代步人甲设计,由于臣等按照陛下的炼钢之法,炼制出精钢,所以我们的步兵甲比宋代步人甲轻十来斤,每副甲有四十五斤,但我们的步兵甲防御更强,可御上力之弓(明代弓的标准,分为虎力、上力、中力、下力,其中中力弓手为弓弩手中的佼佼者,中力约五十公斤)!”

  众人看到这步兵甲,咽了咽口水,简直从头包到脚,还有面罩!陛下真是大手笔,此等神器,装配到自己军中,还不得逆天,一个士兵在力竭之前干掉六七个敌军是没问题的。

  然后徐光启再依次介绍,轻骑兵甲,重骑兵甲,众人都麻木了,只有一个念头:皇帝是拿钱砸出一支铁军,真正的铁军。

  “下面孙元化孙大人给陛下接受火器,这些都是孙大人主理的!”

  孙元化走到一门大炮面前,这门大炮是根据崇祯的建议改造的,很像后世的山炮,只是笨重很多。

  “陛下,这是经过初步改造的火炮,炮身由新熔炼的精钢加黄铜所造,比佛郎机人的红夷大炮更有韧性,也轻巧许多,约一千八百斤,炮弹约十斤,射程可达四里!如今还在继续改进,再过半月即可定型!”

  “好、好、好!”崇祯连说三个好,可见他内心有多激动,正史上这个时代的红夷大炮可是少则两千斤,多则上万斤,而且在不顾炸膛的情况下加火药,可以射三里左右。

  “陛下请看这是已定型的燧发枪,臣等根据陛下的建议,做出新的设计,汤若望再加以改进,现在使用圆柱形弹丸,前头尖,射程有所提升,可达九十五步,比佛郎机人的多十五步,而且穿透力更强!只是…。”

  “只是什么?”崇祯疑惑。

  “只是士卒操作时,要根据感觉加火药,一时时间久,而是不好估量,药多了容易炸膛!”

  “这个简单,只需事先按照标准量称好,再用油纸包好就可以了,士卒只需撕开油纸就可以加药,就在工坊设一门房专门称量火药,包装好,士卒只领取药包!”

  原来这么简单,困扰他们这么久问题,陛下三言两语就解决了,陛下果然天人也!

  “谢陛下赐教!”徐光启、孙元化诚心作揖道。

  “现在生产一支燧发枪要多长时间?”

  “回陛下,一个熟手工匠十五天可以做的出来一支,现在燧发枪工坊有一千余人!”

  崇祯心算一下,如果材料够的话理论上日产六十多支,一个月能产一千八百支,这些都是理论最大值,零件的打磨啊什么得,枪管铸造,这些都是不可抗因素,估计实际上也就一千到一千五百支。ノ亅丶說壹②З

  “好,全力生产燧发枪,争取半年内能够造出一万支,还有设计图和工艺要做到保密,不可泄露!”

  “臣领旨!”

  接着崇祯又带着诸将参观其他兵器工坊,着实大大震撼到这些传统思想的将军们,走了一圈下来脑袋嗡嗡的,钱,都是钱,他们才知道陛下是个舍得花钱的主,这也让他们对新军的战力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