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大明亡国还剩五天,他穿越成崇祯 > 第38章 毕自严的震惊

第38章 毕自严的震惊

  北京城这边,最近就凌迟九大汉奸这件事成为百姓茶前饭后的谈资,其他倒没发生什么大事了,当然最近皇帝陛下颁布一道圣旨也让百姓津津乐道,大呼皇帝是千古明君。

  大致意思就是永不加赋,不准以任何理由增加百姓的税赋,禁止任何加派。反正在百姓眼里理解就是:“皇帝不允许乱收百姓的钱!”

  而此时,东暖阁内户部尚书也因税赋的事情和皇帝正在讨论。

  “陛下,现在朝廷的税收不容乐观啊,天启七年入库的税银二百五十万两、粮食两千六百万石”,毕自严满脸忧虑说道。

  崇祯当然知道这点银两连辽东军饷都不够,而粮食两千六百万石看起来很多,其实只是全国虚报上来的数而已,其实已经是入不敷出了。

  那两千六百万石这个数是怎么没了的?生员优免,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读书人在取得秀才功名后不单止不用交税,还有官府的供养,免费住宿与廪食月米七斗,其他鱼肉盐醋之类也由官府给,何况还有那些举人呢,还有就是大明的皇亲国戚,普通亲王最低标准是一万石一年,林林总总,两千六百万就没了。

  “朕知道,但永不加赋这条没得谈,得从其他方面想办法,大明的百姓已经过得很苦了!”

  “陛下,眼下国库虽然抄家得了两千多万两,但拨付辽东四百八十万两,陕西赈灾已累计拨付六百五十万两,还有官员俸禄二百八十万两、科学院拨款二百万两、最近新军又拨付二百万两,国库就剩二百多万两了!”

  崇祯听得头都大了,原本以为抄了一批家,够花一段时间了,没想到这么一算自己又变成了穷光蛋了,还有京营的军饷呢?九边的军饷呢?都是钱啊!

  看来改革必须的提上日程了,要不然明年怎么办,就算皇帝也不能随随便便抄家的啊。

  “毕爱卿,之前跟你说找些会做生意的人,找得怎么样了?”

  毕自严真是有些跟不上皇帝的思路,刚还说着税收、国库支出,现在怎么就跳到做生意这个话了。

  “回陛下,人倒是找到些,只是朝廷做生意的话,会不会被说与民争利?臣担心会有不必要的麻烦!”

  “谁会说?还不是那些官老爷们,他们哪个家里没有生意,与民争利不过是个借口,他们是怕自己的利益损失而已!况且朝廷光靠这好点税收根本无法应对接下来的事情,连边军的军饷都不够,加上陕西灾情一时半会也停不了,还要持续的赈灾!”

  毕自严也知道朝廷花费很大,但长期思想的禁锢,很难让他转过来,除非他真的看到收益!

  “毕爱卿看看这些玩意”崇祯神秘兮兮的拿出几样东西。

  “陛下这是何物,闻起来有兰花香味!此物有何用?”

  “毕爱卿果然是文雅君子,一闻就知道是兰花。此物名叫:香皂,皂即皂角,清洗污渍之用,香皂顾名思义,就是清洗完后可留下香味皂角。此物可用沐浴、洗衣、洗头,洗完后身上会留下这兰花香!而且不论身上如何污浊,皆可洗净!”

  “真如此了得,陛下是打算卖此香皂?”毕自严惊讶说道,手上不停摩挲,偶尔闻一下。

  “正是此意,由朝廷的商行专门售卖,这几块爱卿拿回去用一下便知!”

  “谢陛下赏赐!”

  “爱卿再看此物,这叫玻璃壶,可盛茶水、酒水等,使用此壶盛酒,不正是葡萄美酒夜光杯吗,那些士大夫、文人才子,还不趋之若鹜?还可以做成各种形状,妙用无穷啊!”

  “爱卿再看此物,这个大的叫时钟,小的叫怀表,计时之用,上有大刻度十二,每两个刻度之间给半个时辰,朕称为一小时,朕将一个小时分为六十段,每段时间朕命名为一分钟,就是说一天为二十四个小时,一小时为六十分钟,而一分钟又分为六十秒钟…!”崇祯在滔滔不绝介绍后世的计时方式。

  毕自严十分震惊,陛下这个是时钟如此神奇,若真如此神奇,那可解决的事实在太多了。

  “陛下,这些物件都是科学院做出来的?”

  “正是,毕爱卿朕再跟你说过,科学院绝不是一个貔貅,现在不正是收获的时候嘛”。

  “陛下打算卖多少钱?”毕自严不愧是第一账房,问道点子上了。

  崇祯认真思考了一下,现在太缺钱了,肯定要大赚一笔的,而大明现在什么人最有钱?还不是那些士大夫、地主乡绅还有王公贵族,这些都是什么人?大明最高阶级的人,崇祯又想到后世欧美那些奢侈品,不就那样,定一个天价让那些有钱人买,那些有钱人是买产品吗?不,是身份,想到这崇祯就由主意了。

  “这个香皂,朕打算卖十两银子一块,玻璃壶,一套三百两,而这时钟卖五百两,怀表六百两!”崇祯无比认真说道。

  毕自严眼珠子都快跳出来了,最便宜的香皂都要十两,什么概念?相当于大部分百姓一年的收入。“陛下会不会…”,毕自严感觉自己脑子不够用了。

  崇祯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说道:“毕爱卿,朕知道你怎么想的,这事朕自有主张,按朕说得去做就可以了,明日你到前门大街找一个最大的商铺,把里面整的富丽堂皇一点!”

  崇祯不可能跟毕自严说后世的商业手段,就算说了他也理解不了。

  一个时辰后毕自严带着陛下赐的香皂、玻璃壶、还有时钟、怀表离去,小心翼翼捧着,因为按照陛下所说,这可是一千多两啊,金贵的很。

  趁还没天黑,毕自严不等第二天,就带着几名随从去前门大街找商铺了,来回走了几遍,可把这位朝廷二品大员累得够呛,终于在最好的位置找到一家最大的商铺,应该说是一栋楼,原来是一家酒楼,经营得还勉强,毕自严花了小半个时辰就买下了,为什么他要买,人家就要卖呢?当然要“友好”协商啊,二品大员身份一亮出,差点连钱都不敢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