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笔趣阁 > 第460章 赐名郑和

第460章 赐名郑和

  刘秀脸色极其不好,开口说道,

  “怎么可能有比你还适合的人呢?就像我刚才说的,每个人的存在都有他的意义,

  你生下来就是为了航行世界这个使命而活着的。

  马三保,你看你这副样子,我从今以后要你改头换面,

  重新给你一个名字,你就叫郑和了,马三保这个名字不要了!

  你的过去都给我忘记。

  从现在开始,你要开始一个全新的人生!”

  马三保被刘秀说的又感动又是为难,他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让刘秀和朱棣搞坏关系,

  在他看来,能在船上航行就已经够满足了,另外他也心知肚明,自己是被刘秀亲自交托给朱棣的,

  朱棣断然不可能让他在船上当一个小小的水手,定然也是一个有职位的人,这已经让他在心中很满足了,至于当船长什么的,他完全就想都没想过,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老爷比相比于自己对自己更有信心,

  朱棣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但是确是一句话不敢说,毕竟刘秀是这次航行的最大金主,你把金主得罪了,人家直接不掏钱了,那不整个计划都得泡汤吗?

  但是朱棣对于这个马三保又是极其的不看好,所以也是满脸为难的站在那里,马三保开口说道,

  “老爷,你给我改名叫郑和,这倒是没啥问题,但是这样的话...”

  刘秀懒得跟他俩在这儿磨叽直接开口道,

  “殿下,我给你投钱造舰队没问题,之后舰队的所有费用都由我刘家一力承担,也没有问题,

  可以丝毫不走大明的财政,这些都没问题,

  我就一个要求让他当船长,你这个要求不认的话,这个钱我是一分不掏。”

  刘秀的态度前所未有的强硬,朱棣哪见过刘秀这副样子,连忙有些手足无措,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朱棣也不想过多的退让,毕竟这也是朱棣的梦想,

  如果随意的选了一个人作为船长的话,这个船长就能力不够,会直接带着一整个舰队的人去死,

  这朱棣是万万不能接受的,所以朱棣也是沉默不语,一时间两个最亲密无间的战友就干耗在了这里,

  见气氛实在尴尬,朱棣先破功开口说道,

  ”先生,不如这样吧,你让他当船长的话,我也先得了解了解他吧,

  你让我先跟他唠唠,如果我觉得他没问题的话,那么他就当船长,至于才干,实在不够的话,那我也实在没有办法,我只能另寻其他金主了。”

  刘秀沉吟片刻片刻,见朱棣退了一步,自己这也便不再多难为老四开口说道,

  ”那就这样吧。”

  朱棣闻言,长舒了一口气,他生怕刘秀抓着他不放,也不让自己和马三保接触一下,就直接把这件事情给敲定了。

  眼下有和马三保交流的机会,那么自然是最好的

  刘秀不由得开口说道,

  “殿下,你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得了,你非得费着劲的话,不放心你就和他聊聊,

  聊聊你就明白,最后的船长还得是他!”

  朱棣连连点头附和,便拉着马三保走了。

  刘秀摇了摇头,他娘的给他选了个最合适的合适的人,他自己倒还不乐意了,

  忽然,刘秀觉得自己的脾气怎么越来越暴躁了呢?

  自从杀俺哥儿汗后,自己全然没有了一丝耐心,

  与原来的性格相比,简直是性情大变。

  不过刘秀也懒得去自省,毕竟手边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做呢,

  朱棣既然把这个下西洋的计划提出来了,他也不过就是提出一个设想,

  或者是给予政治上的支持,至于掏钱出人出力,这些就都得需要刘秀去办了,

  刘秀唤来一个刘家族人,开口说道,

  “把沈万,李夫人,鬼手,还有海边的那些人都给我叫回来吧,让他们上京,我有些事情要跟他们说说。”

  刘家族人点头退下,效率极快的将飞鸽传书发了出去,

  刚把这件事吩咐下来,转头又进来一人。

  刘秀抬头看过去,正是新任的户部尚书夏元吉刘秀开口笑道,www.mianfeizhuishu.comδ1贰З.nET

  “你不是挺忙的吗?什么风把夏大人给吹过来了?”

  夏元吉一听刘秀这话,连忙臊的够呛,恭敬地朝着刘秀行了一记学生礼,

  开口说道,

  “先生,您可别嘲讽我了,我是有事情来求您的。”

  刘秀见夏元吉一脸正色的样子,开口问道,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夏元吉上前一步,在刘秀的耳边轻声说道,

  “先生是有外使来了。”

  刘秀一听这话有些发愣,外使那便是周围的其他藩国而来,

  而如今北元,倭岛,朝鲜俱是属于大明的封地

  ,

  外使又是来自哪里的呢?

  刘秀也不开口,看向夏元吉,只等着夏元吉的下文,

  夏元吉也不墨迹,直接说道,

  “是德里苏丹国的外使,听说是要与咱们进行贸易往来。”

  刘秀一听到这话说间就明白了,这德里苏丹国不就是印度吗?

  印度人前来,应该是托托族长把刘记商铺精糖的声望打出去了,这才吸引了德里苏丹国以官方的态度来与大明谈判经商,

  也难怪夏元吉一时该怎么处理,这在前朝来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按中原朝王朝的道理,

  要不就是以朝贡为主,中原王朝给的多,其余藩国上进的少,

  更多是表达周围藩国对于中原臣服的象征意义,

  另外就是例如茶马互市,以中原与周边的游牧民族进行贸易往来,

  其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更加的重于经济意义,

  而这德里苏丹国外使口中的通商贸易毫无疑问是完全以经济意义为主的,这对于夏元吉而言是绝对陌生的,

  虽说他是户部尚书,但不难看出下夏元吉的形事风格,多是以经济是用来服务于政治的相。

  因此,德里苏丹国这次的通商贸易与之相比,是完全背离了夏元吉的价值观的,也难怪他这么为难。

  刘秀点头说道,

  “这群外使什么时候来?”

  夏元吉眼睛一闪,开口说道,

  “现在就已经到了京城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