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历史小说 > 穿越大明做帝师 > 第465章 全新农作物

第465章 全新农作物

  现在是真没人能管的了老朱了,朱元璋活的可谓是任性无比。

  平时不是去陪着朱标,便是在刘家工厂那来回转悠,

  见谁不顺眼就骂谁,

  但是老朱的气色明显也好了不少,

  不用整天批阅折子,显然整个人的压力也就没有了,

  在朱棣刚继位的前两年,朱元璋还总是担心,时不时的还要帮忙朱棣,

  但是两年过后,朱棣却是这皇帝当的越来越顺手,

  朱元璋也将自己慢慢的隐退下来。

  总体来说,朱元璋对于朱棣还是很满意的,

  朱棣就像朱元璋想要培养朱标那样,

  朱元璋治理天下的手段是爆,他希望下一任皇帝能够怀柔一些,

  显然,虽然朱棣性格火爆,但是他治理天下的风格却是极其的柔和,

  如春风化雨一般。

  这两年,朱棣做了几件大事,

  第一个便是成立内阁,将皇帝批阅奏折的权力分了出去。

  之前,朱元璋还总是担心,但是看见内阁有条不紊进行之后,朱元璋也便放下心来了,

  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皇帝主动的将自己的权力下放出去。

  另外,相较于洪武朝时科举的规模,朱棣又是扩大了科举的规模,

  甚至连云南四川等地方的土司都可以来参加科举,还极大提高了考生的待遇,

  再然后就是修传永乐大典,

  真就如朱棣所说的那样,他要将前朝所有的古籍都收集整理起来,

  修整出一部百科全书似的古籍,

  他在民间广搜孤本,并协调一众大学士来编撰古籍,

  这对于那些读书人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但是朱元璋看到的却是朱棣此举背后的真正目的,

  便是拉拢官员和世家,让他们为皇权所用,

  同时消耗掉他们那无处安放的精力,

  每天修传永乐大典,就能给他们累的够呛了,也不用担心他们又会整出什么幺蛾子了。

  不得不说,朱棣这法子要比朱元璋的法子要巧妙的很,

  相较于朱元璋从正面无情的压制来看,朱棣反而采取的是怀柔政策,还真就把这些官员世家给稳定下来了。

  另外,贪腐成风的迹象也随之好转,

  最后一件就是震惊整个大明朝的事件,

  朱棣在刘秀的支持下建立了一支巨大的舰队,以郑和为船长下西洋巡游这件事情。

  本来,朱元璋是百般阻拦的,他认为如此大动土木连累的是百姓,

  但是朱棣请求刘秀拿出账本之后,朱元璋倒是没什么话说了,这些钱全是刘秀一个人出的,那就没问题了,完全摊负不到百姓的身上,

  而这支船队自三年前出发之后,至今音信全无,甚至有传言,这支船队舰队已经折损在海上了,

  郑和那人朱元璋也接触过,是个极其稳重有才的后生,

  朱元璋才不信那些谣言,在他看来,以郑和之才统帅一个舰队是绰绰有余的,

  朱元璋伸出手招呼了一下刘秀,刘秀用手转着轮椅车轮将自己推了过去,笑道,

  “陛下,咋啦?”

  朱元璋眼睛一瞪,说道,

  “陛下,咱都不是陛下了。”

  刘秀说道,

  “我这不是叫的顺口吗?”

  朱元璋翻了个白眼,说道,

  “行吧,你又和老四那小子憋着什么坏屁呢?”

  刘秀委屈道,

  “陛下,我可没干什么坏事啊,我是和他研究研究税法改革呢。”

  朱元璋一听到这话后,不由得又是眼睛一瞪,惊呼道,

  “改革?还他娘的改?!”

  不怪朱元璋心惊胆战。

  虽然刘秀提出的一条鞭法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实际推行下去之后,却是仍然产生了许多问题,

  甚至造成了整个局面的动荡,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稳定下来。

  如果不是朱元璋和朱棣力挺刘秀的话,一条鞭法到了末期根本就完全没办法在地方推行了,

  所幸虽然过程困难,但是结果是好的,

  一条鞭法推广整个大明之后,其带来的回报是朱元璋和朱棣都难以想象的,

  一条鞭法在大明全部铺开以后,

  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同时也极大延缓了土地兼并的速度,

  因为那些世家发现,就算你继续土地兼并下去,可手下却没人种地呀,

  这也没有办法,只能倒逼着他们又开高价雇人种地,

  总之是一次对于大明农民来说的完全胜利,

  另外不只是在农业上,大量的百姓也涌入到了商业和纺织业上业中,

  因为这样同样可以给他们带来基本生活所需的回报,

  如今,大明北方的草原,也就是原本属于北元的那块疆土,已经成为了大明牧场,

  极其发达的畜牧业在那里蓬勃发展起来,

  羊肉、羊毛、牛奶、骏马等各种原本在中原地区贫乏的东西,大量的涌入中原市场,

  甚至还可以剩余出一部分用于海外贸易。

  由此可见,草原这片地方真是一个宝地,其产量是被之前那些游牧民族完全没有挖掘出来的,

  但是经过大明王朝有计划的利用之后,草原上的资源也终于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各大塞王原本所镇守的边境区域成为了大型粮食产地,在那片黑土地上种植出的粮食粒大味美。

  虽然说供应现在急速增长的人口有些捉襟见肘,但是无疑是让更多人吃上饱饭了。

  至于吴地则完全变成了巨大的口岸,甚至隐隐都已经压过了元朝最鼎盛时期的势头,

  吴地成为了无可置疑的世界贸易中心,在吴地港口大量的异国船只频繁出入往来,

  光是每日上交的关税,就足够吴地的基本用度,

  这五年的休养生息,让大明真的富起来了,

  虽说老朱每次看到朱棣都不由得臭骂一顿没个好脸,但是打心眼里朱元璋确是对这个儿子是充满骄傲的,

  能让大明变得如此富庶,还能让大明的百姓过上好日子,朱元璋也就不奢求他别的事情了,

  刘秀开口解释道,

  “陛下,您要不要先听听接下来的税法怎么改?”

  朱元璋神色一凝,开口说道,

  “行吧,那咱就听听你,你呀,天天净是些馊主意不,不让省心。”

  刘蒙和李氏闻言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这个儿子让他们骄傲,但也让他们操碎了心,

  刘秀害羞一笑,开口的说道,

  “陛下,接下来的税制改革称之为摊丁入亩。”

  只是听着名字,朱元璋瞬间就明白了什么意思,不由得瞪大眼睛,惊呼道,

  “摊丁入亩?你不会是要把这人口税也免了吧?”

  刘秀恭敬说道,

  “陛下圣明。”

  朱元璋闻言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人口税自古就有,在中原地区,一个人头就要收一次税,

  可以说是税制中的重要来源,就连在一条鞭法中都没有改革掉人头税,

  只不过是把这个人口税收摊派成了一个总额来征收,

  朱元璋瞬间就想明白了其中关节,摊丁入亩可以说是一条鞭法的一个继续,

  当爹就是当爹的,

  朱元璋这脑子可比朱棣要好使的多了。

  朱元璋直接开口说道,

  “摊丁入亩,你是要把这人头税全部做成定额,以后无论怎么增加人口,都按之前的这个定额征税?”

  刘秀有些惊讶,不由得惊呼道,

  “陛下,这都让你猜到了?!”

  朱元璋眼睛一眯,说道,

  “你当咱是谁呢?”

  刘秀不由得在心中叹服,

  可能在真正的历史中,朱元璋也知道可以这么干,

  只是碍于大环境所迫没办法这么干,也就罢了,

  但是其中的内容,老朱心里是门清,如果治国有等级的话,老朱毫无疑问已经满级了,

  马皇后闻言,在旁边眼睛一闪,开口说道,

  “重八,按照你这么说,那之后生孩子的会越来越多呀!”

  朱元璋认真点了点头,看向刘秀,继续说道,

  “人口多是好事,咱是担心人越多了之后,他们饭碗捧不起来,

  若是让这么多人挨饿的话,人口倒还真没必要那么多,

  毕竟咱们好不容易现在让每个人都能吃上饱饭,再之后的话,咱就不知道了。”

  刘秀笑道,

  “陛下,所以我在等郑和呀!”

  朱元璋眉头一皱,问出了和朱棣一样的问题,“等郑和等那小子干啥,他还能给你咱们带回粮食来?

  虽然他的舰队够大,但是装满那些船只的粮食也不够整个天下人吃的。”

  刘秀开口说道,

  “非也!陛下,郑和这次回来会带来全新的农作物。”

  这一下可真把朱元璋说蒙了,朱元璋不由得皱眉,

  全新的粮食?

  中原地区是一个极其发达的农耕王朝,论种地的技术,如果华夏人说第二的话,恐怕没人敢自称第一了。

  然而,耕地的工具在不断得更新换代,但是种出来的品种一直都是那些,无非是米粟稻几样罢了,

  而中原地区的人民只想着精益求精,利用先进的耕种技术,在单位土地上提高更多的产量,

  但问题就是就算做到极其的精耕细作,它粮食耕种的上限就在那儿,

  到底还是不够更多人吃的,

  对于全新的粮食品种,朱元璋是想都没想过,

  所以这一下把朱元璋激起了兴趣,不由得将凳子往刘秀身边挪了挪,

  凑近过来开口问道,

  “来,你跟咱说说,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刘秀解释道,

  “此两样新的粮食叫做玉米和马铃薯。”

  朱元璋闻言眉头一皱,嘀咕道,

  “这他娘的是什么怪名?”

  中原的粮食都是以一字而概之,可这又是两个字,又是三个字的念起来拗口的很,

  “就这玉米和马铃薯就比得上咱们吃的粮食?”

  朱元璋一脸不信。

  刘秀解释道,

  “当然了,陛下!

  不仅味道好吃,更重要的是它产量多呀。”

  朱元璋质疑道,

  “产量多?那能多多少啊?

  如今咱们大明土地上一亩地能种出三石,这玉米和马铃薯能比咱这些粮食产的还多?”

  刘秀笑了笑,伸出手说道,

  “陛下,马铃薯的粮食产量最起码是米稻的五倍,而玉米的话,粮食产量可以直接达到米稻的十倍。”

  朱元璋闻言愣在原地,不由得惊呼道,

  “多少?你说多少?”

  朱元璋的声音极大,惊的刘府内的众人都不由得一静,齐齐地看了过来,但是朱元璋已经顾不得这些了。

  刘秀说的话实在是太让人震撼了!

  先不提那十倍于米稻产量的玉米,光是五倍产量于米稻的马铃薯,

  那可都是救命的玩意儿啊!

  再加上刘秀口中的味道不错,也听在朱元璋的耳朵里,

  就是说这玩意儿能吃!

  而产量是米稻五倍的话,就是可以供养五倍的人口,

  至于十倍产量的玉米,那可就是直接能供养十倍的人口啊!

  这是极其可怕的数字!

  所以就连很久都没有被震惊到的朱元璋,也不由的声音拔高,

  若是真有刘秀口中这个东西,种在中原地区的话,

  莫说是摊丁入亩后人口增长多少,整体翻个三四倍,那也都供养的起啊!

  而且能让人人一天三顿吃饱饭,

  可以说,历朝历代的哪个盛世都做不到,这将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功业!

  这让许久热血没有沸腾的朱元璋都不由得热血沸腾起来,

  瞪大眼睛看向刘秀,如果刘秀是在调理他,朱元璋会毫不犹豫的一个巴掌下去,把刘秀打翻在地,

  刘秀满脸自信的点头说道,

  “陛下,绝对是真的,

  所以我现在就等着郑和回来,把玉米和马铃薯的种子给咱们带回来,

  在之后试产,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咱们就可以大量种植了,

  这样的话,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挨饿了。”

  朱元璋一拍大腿,兴奋道,

  ”咱希望咱活的时候,能等到郑和回来!”

  朱元璋悲观又不失黑色幽默的话,逗得刘秀不由一笑,刘秀笑道,

  “陛下,您万寿无疆,还能多活个三十多年呢!”

  朱元璋翻了个白眼,说道,

  “活那么久有啥意思?哎呀,咱现在心里是有了个盼头啊,

  一是咱老大能醒过来,第二个就是等这个郑和了。”

  一提到朱标,众人的心里不由一沉,

  想着朱标就这么瞪眼发呆了五年,

  难以想象这样的日子他是怎么熬过去的,

  不光是他朱元璋,马皇后的心理也是受尽了折磨,

  还有当今的永乐大帝朱棣,

  朱棣时不时的就去朱标的床前握住朱标的手,

  不知道在那说些什么,每次出来的时候都是满眼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