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 > 玄幻小说 > 这些妖怪怎么都有血条顶点 > 第六十五章 曲梁红真身,控灵法

第六十五章 曲梁红真身,控灵法

  眼见李敬独自一人跑去翻找瓦砾了,陆阳成与易修竹对视一眼,上前帮忙。
  翻找间,陆阳成瞥了眼瘫在路边瑟瑟发抖的四个“幸运儿”,小声询问道。
  “天王,你……三境了?”
  “嗯。”
  李敬漫不经心着应了声。
  事已至此,已没必要刻意隐瞒。
  为应对邪修,他该掏出来的都掏出来了。
  太过刻意,反而不好。
  得到李敬肯定的回应,陆阳成眼睛瞪了又瞪。
  方才他跟易修竹就在附近酒吧里,之所以没过来是因为戴弘严令二人不要犯险,优先确保在场民众安全。
  但李敬与邪修的正面交锋动静那么大,两人多少有些感应。
  那波动,毫无疑问是三境的水准。
  此刻得到确认,陆阳成有些不敢置信。
  小半月以前应试辅查时,李敬还是二境初期。
  怎么就一下子三境了?
  惊疑着看看李敬,陆阳成下意识便想问上一嘴。
  只是没等他开口,易修竹出声。
  “修行上的事个人有个人的机遇,有人一朝顿悟也有人厚积薄发,旁人的事别要多问。纵使你我三人是好友,不该问的不要问。”
  陆阳成闻言顿了顿,悻悻然点头。
  这事,他确实不该问。
  易修竹见他没再发声,目光看过来。
  “话是那么说没错,不过李敬你之后在辅查科还是低调些比较好。突破境界你只需问心无愧,不必向谁解释说明。但我们的同期不少,当日在场的人都知道你是二境初期。得知你短期内突破到了三境,难免惹人非议。”
  “这些我懂,在外人面前我会悠着点。”
  李敬微笑。
  正如易修竹所说。
  他突破境界无需向任何人交代什么,只消问心无愧。
  这,得益于这世界对修行隐私的高度重视。
  像三人应试辅查时填过的表格,虽然水份很大,但有资格查看的只有包括考官在内有限几人。
  考核过后,资料会被封档。
  即使是巡查局要调看,也得师出有名。
  不过他要自己瞎折腾搞得人尽皆知,不可避免会出现某些情况。
  世间最可怕的,永远是人心。
  喜欢背后嚼舌根非议旁人的不在少数,另还有会眼红见不得旁人好的。
  易修竹告诫过李敬并没有多说,埋头翻找瓦砾。
  正低头寻找着,陆阳成冷不丁“妈呀”一声,像是只炸毛的野猫原地蹦起三米多高,飞身退后。
  ???
  李敬扭头,一连打出三个问号。
  ?
  易修竹也是满头雾水。
  迎上两人注目,陆阳成立足在远处颤颤巍巍着指向自身方才所在。
  “蛇……蛇!”
  蛇?
  李敬微愣,随后眼睛一亮箭步上前。
  来到陆阳成所指的位置,他借着月光看到瓦砾中掩埋着一条胳膊粗的长蛇。
  没多想,李敬伸手拽住长蛇往上一提。
  “哗啦”一声,长蛇被从瓦砾中拽出,显露真容。
  长蛇体长约是两米。
  提在手上,姑且是比身高一米八的李敬长了一截。
  在长蛇腰腹处,可以看到一截损坏严重的刀把插在那里。
  见着刀把,李敬一阵心痛。
  可怜他的制式钢刀,经过一周多的蕴养才堪堪达到59%,还没来得及获得品质晋升就给融掉了。
  凡品器物终究是凡品。
  能承载灵气,但抵御不了大威力法术轰击。
  这时,易修竹走过来。
  “这是曲梁红?”
  “应该是她没错。”
  李敬应了声,审视手中长蛇,视线落在其尾部随后挑眉。
  长蛇尾部,有着一串半透明的角质。
  如此明显的特征,明确指向了一种极有名气的剧毒蛇类。
  响尾蛇。
  在生态层面上,华国是没有野生响尾蛇的。
  想来曲梁红原本是条宠物蛇,在修行有成前便被带到了国内。
  蜕变为妖物的生灵,通常不会离开自己的栖息地。
  就算修行有成化成人形,也会就近融入人类社会。
  除非迫不得已,妖物不会选择背井离乡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
  暗暗推测着曲梁红的出身,李敬注目其尾部角质。
  他原以为曲梁红是学习了某种迷惑旁人的手段,但不曾精通。
  此刻确认其真身,真相也算明了了。
  响尾蛇之所以被称为响尾蛇,是因其尾巴会发出颤响。
  颤响的作用有很多,其中包括诱捕迷惑弱小猎物。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曲梁红并非学了某些手段,而是出于她自身与生俱来的天赋。
  也难怪她的手段存在那么大限制,仅是以类似暗示的形式存在。
  利用尾部颤响迷惑诱捕弱小猎物可说是响尾蛇的天赋没错,但根本上只是一种功能性的表现,迷惑性不强。
  要说天赋,毒性才是曲梁红作为蛇妖真正的天赋。
  搞清楚了来龙去脉,李敬失笑着望向远处满脸心有余悸的陆阳成。
  “这蛇妖都凉透了,你一个大男人至于吗?”
  陆阳成嘴皮子动了动,没吱声,杵在原地一副不打算过来的模样。
  李敬见状莞尔。
  正想说点什么,一道璀璨的剑光横空而至降落在近前。
  光华收敛,戴弘显露身形。
  见着李敬安然无恙,戴弘露出明显松了口气的表情,讶异着看看他。
  “三境了?”
  “嗯。”
  李敬点头。
  “不错。”
  戴弘说了句,走过来道。